“石峰现象”解析

时间:2018年12月12日 作者:徐水平 点击: 加入收藏 】【 字体:


当今中国山水画界,有一个值得关注和思考的现象,权且叫做“石峰现象”:长相上是当代山水,骨子里是元人笔墨宋人丘壑。在中青年画家中,石峰是一位笃实朴厚之士,在别人古今中外寻找“样式”的时候,他却早熟地沉溺在前人的笔墨之中,再也没有旁顾。

侵润古人笔墨,当理解何为笔墨,这是石峰一直直面的课题。唐末的山水画家荆浩在《笔法记》中提出“有笔有墨”山水画品格,“笔”与“墨”于是具有了阴阳相荡的语义,以此演绎出中国山水画的语言体系。

唐末荆浩在《笔法记》中,还以一个老叟的口气提出了绘画的“六要”:“一曰气,二曰韵,三曰思,四曰景,五曰笔,六曰墨。”荆浩对“笔”和“墨”的具体解释是:“笔者虽依法则,运转变通。不质不形,如飞如动。墨者髙低晕淡,品物浅深。文彩自然,似非因笔。”荆浩将“笔”与“墨”置于“六要”之末,属于画法层面,是实现是气韵、构思和景物的津梁。清代龚贤提出“四要”:“笔法、墨气、丘壑、气韵。先言笔法,再论墨气,更讲丘壑,气韵不可说。三者得则气韵生矣。”龚贤正好将好的“六要”的次序颠倒过来,两位前贤时隔仅一千年,对笔墨的理解没有根本变化:笔墨介于形上和形下之间,即形上,也形下。只是唐人用心于笔墨之气韵层面更多,清人着意于笔墨之画法层面更多。

当代山水绘画为什么要有笔墨,也是石峰思考的问题,面对很多学习中国画的青年画家,石峰有一种担当,用自己的实践和中国文化的内在逻辑来说话。董其昌在《画禅室随笔》中说:“以境之奇怪论,则画不如山水;以笔墨之精妙论,则山水决不如画。”黄宾虹也曾言:“山川自然之物,画图人工之物。山川入画,应无人工造作之气,此画图艺术之要求。故画中山川要比真实山川为妙。画中山川,经画家创造,为天所不能胜者。”(王伯敏编《黄宾虹话语录》)必然山水与笔墨山水寸有所长,尺有所短,就像西方绘画与中国绘画一样。但是,取自然生动之趣,经笔墨精妙点化,笔墨山水定能胜于自然山水。

古人的笔墨是古人的,今人的笔墨是今人的。将古人的笔墨转换为自己的笔墨,无外乎临摹与写生两途。石峰遍览名山、广泛临摹自不待言,以元人为根基,以王蒙为支点,敲骨吸髓。除此之外,石峰有一些自己的独家“金针”,浏览古画就是其中之一。今天的画家都能够得到失真很小的古画复制品或印刷品,石峰收集有较全的、印刷质量上乘的画史图集、高仿品。妻儿睡去的时候,石峰常搬出来,有心无意地浏览。从汉代的墓室壁画到清代“四王”、“四僧”的绘画,石峰按照时间的顺序,从前往后浏览。如此浸润之力,蒙养之功,涵泳之学,一旦开悟,也未可知。正如古人言:“日计不足,月计有余。”通古今之变,才能更好地认识自我。

清初画家石涛说:“笔墨当随时代,犹诗文风气所转。”(清石涛《大涤子题画诗跋卷一•跋画》)这是一句不言而喻的真理,但多跨一步就是谬误。石涛的历史语境正是“四王”占绝对优势的清初,法度森严、“仿笔”盛行,泥古唯尚。“四王”整饬笔墨当然有其历史功绩,但是与石涛的艺术口味不合。所以石涛强调“我法”、“无法”,“ 笔墨当随时代”。我们今天的画家面临的文化语境是,尚创新、视觉、肌理者趋鹜于道,慕风雅、中和、纯粹者难以沉潜,与石涛绝然不类。所以“时代当有笔墨”更切时要。

石峰转换古人笔墨为自己的笔墨颇为成功,分析其奥妙,可以用“变圆为方”四个字来概括。

通达古今之变,当细体会“古人重圆,今人重方”。“方圆”指有形的方圆,也指无形的方圆。有形的“方圆”如用笔的婉转顿折,无形的“方圆”如古人所言“论人以直,论文以曲”,做人当直,行文当曲。孔子言以德报怨不如“报之以直”。作文当有“起承转合”,一波三折。中国人说“天圆地方”,断不会以为一个圆盖子扣上一个方盒子,而是认为天道无所不包,神妙不可思议,“象”圆。地道具体而微,可感可知,“象”方。

具体到石峰的山水画,“变圆为方”就是以义理为心,以笔墨为骨,以物态为肤三个层面。首先,为人作画都要明理,这一点至关重要。义理只能“驯至”,不可以“速成”。其次,气韵不可说,但可以“下学上达”,笔墨为骨,骨气俊朗,风韵自至。最后,风意物态,人之常情,虽关末事,不可因小失大。

笔墨成就了石峰,更希望能成就一个时代。


上一篇:“草原丝绸之路”写生纪行
下一篇:“菑畬经训”与乾隆时期的文化策略
(作者:徐水平 编辑:admin)

我有话说

 以下是对 [“石峰现象”解析] 的评论,总共:0条评论

新文章

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