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画院于文江工作室教学一周年

时间:2017年12月10日 作者:王任波 点击: 加入收藏 】【 字体:


     于文江老师十分平易近人,在这段与老师共同度过的日子里,每天都有很大的收获。他亲切和善,每次都积极主动地指导我们。在我们迷茫的时候,他犹如黑夜的明灯,时刻给我们指引着方向。
     于老师讲课很有趣味性,内容轻松活泼,但又每次都讲在“点子”上。总结老师一年来的讲课,可将课的内容大体分为工笔人物的“线”、“墨”、“写意性”三大方面。


     1、工笔人物画的“线”


     在仔细询问了我们对中国工笔人物画的认知后,针对性地提出了学习要求——要求我们在初期的素描课上用“线条”来深入刻画对象,透过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特征。
     于老师认为:学习中国工笔人物画,首先必须解决基本的素描问题,作为工笔画的灵魂——“线条”,其存在与否关乎到作品是不是中国工笔画的问题,所以要十分重视。素描作为提高人物造型等能力的一种手段,也要重视这个问题。而以前西化的教学体系中,素描注重的是用光影来塑造对象,讲究是“三明五调”的关系,线条在素描中偶有体现,但不是重点,明暗调子的变化才是素描的直接表现,但在工笔人物素描里,明暗已不是重点,画面中可以借鉴明暗来达到某种暗示的效果,但重点是研究线条,通过线条这一手段来表现客观对象的本质特征。
     于老师常说:“不同的线条一样能表现对象不同的质感,转折等复杂的关系”。听到这句话,我和其他同学顿时明白问题所在了,过去我们太重视完全“西化”的素描人物,明暗仿佛是素描的全部,尽管有时效果不错,但是与中国传统工笔人物画是格格不入的,有时还会很矛盾。明白这一点,我才不知道自己过去为什么画工笔人物创作素描稿那么“困难”,归根到底还是自己“西化”的素描与中国传统的工笔画脱节,素描无法与中国工笔画联系起来。于老师认为,素描分为三种:第一是创作底搞素描。第二是习作素描,第三是研究性素描,针对我们对用“线条”来表现为主的素描画得过少的现状,于老师要求我们在练习素描的这段时间里集中精力画一批以“线”为主的研究性的素描。力求在抓准形体特征的情况下用不同的线条来表现对象不同的质感和空间转折关系,并且以中国传统的工笔人物画的审美标准来组织穿插线条。


     2、工笔人物画的“墨”


     于老师关于工笔人物画的用“墨”是有他自己独到的见解的,尤其是针对工笔画的创作。墨色的用法很是讲究,于老师认为,表现题材应与表现手段结合起来,作为工笔人物重要的表现手段之一“墨”,也是应该与实际的表现题材结合起来认真研究。
     在我们看来,“墨”只是一种工具,一种媒介,但于老师的教导拓展了我们对工笔人物用“墨”这种肤浅的认识,老师结合自身几十年的实践经验,以《旧梦系列》、《净湖》等作品为例,耐心地与我们分享他在面对不同题材时,对笔墨设色方面做出反复尝试和不断探索、转变的经验。对工笔人物画而言,“墨”不仅仅只是手段,工具,而是可以左右画面效果的“灵魂”。不同的题材对“墨”的用法也是不能一样,而是要反复推敲,探索。正如围棋,黑白位置要苦心经营一般。
     有一次,我拿着自己的作品请老师指导,画的是苗族的新娘坐在丰收的谷子中,在画面里我力求“完整”,每个细节都表现了出来,于老师看过后,在肯定了作品的优点后,也向我提出了这幅作品的不足:“墨色”太“平均”。随后老师拿出自己的作品与之对照,讲解关于用“墨”的问题。在我的这幅创作作品中,苗女这个特定的题材,画面细节很多,尤其是谷子等细节,与以人物为主的画面矛盾很大,于老师语重心长地对我说:“都清楚了,那就不清楚了;反之,也是一样。”很快,我便明白了老师的意思:银器、谷子墨色“细”与人物脸、手墨色的“细”相互抵消。本应该突出的人物反而不突出了,于老师接着就工笔人物创作的墨色问题提出了墨色对比的关系。即“清墨”与“浊墨”的对比关系。应用到我的这幅作品里,人物(脸、手)的墨色应该处在“清”的位置,而相反银器与谷粒墨色应该处在“浊”的位置,这样的对比关系一加强,画面效果,意境会更“完整”,这次的经历使我感触很深,也使我对工笔人物的“墨色”有了更高的认识。


      3、工笔人物画的“写意性”


     于老师认为:“艺术创作在不同的阶段都有着不同的思考和尝试,笔墨语言和形象选择都是不同的意境追求和实现写意性精髓融合的一种表达方式。中国工笔人物画并不拘泥于自然物象的模拟、再现,而强调主观的意会和意境创造。注重艺术家本身的生活感悟,形象思维、审美情趣的高度修养,同时还有高度的艺术技法和艺术加工能力。

       "写意“是中国绘画的精神内涵,工笔绘画同样也是具有丰富的”写意性“的。
       就工笔人物画“写意性”的研究,于老师要求我们以唐宋以前中国绘画主流着手,寻找代表东方文明的独特审美特征和鲜明的艺术特点,充分挖掘中国传统文化内涵,对绘画技法和表现语言的历史演变进行细致的研究。在解决好一个工笔画家所需要的造型语言和对人物精神境界的理解水平的前提下,不断地变化对对象的观察角度,力求实现对对象理解力的不断升华,最终通过工笔人物画这一独特的具有东方色彩的文明去透过现象刻画出对象的更多样的意义。而最终要达到这一目的,也还是要解决好造型语言和对人物精神境界的理解这样的前提。同时还要提高自身国画修养。
      对工笔人物画的“写意性”的表现具体实施起来还是不能脱离“线条”与“墨色”,以及对画面的意境的理解。只有将工笔的众多特有的元素结合起来,认清工笔人物画所特有的“线条”、“墨色”等元素的魅力,以及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相结合,才能真正画出优秀的具有“写意性”意境美的工笔人物画作品。
     于老师讲课的内容十分丰富,甚至怎样对待西方文明这个问题,于老师也举例说明过,比如在光影这个问题上,老师认为就可以借鉴西方的光影研究来烘托意境的生成。他以前辈大师为例教导我们:黄宾虹“夜行”观山,以探究逆光下的“虚白”意象;林风眠借鉴西法,认识物体存在的光线是色彩和形态变化的依据;李可染在山水画创作中表现的是逆光山景。几位大师都是为了更好地表现题材本身的意境,使光的描绘和画面本身的审美情趣自然地融合为一体。这正是“西为中用,中得心源”。
     于老师的这番苦心使我明白了一个道理——作为一个中国传统的工笔人物画家,要时时刻刻摆正自己的位置,做到“西为中用,中得心源”,回到中国传统文化的源头上来。
      在绘画研究过程中,于老师还经常抽空来画院现场指导,有时还会现场示范,比较之下,指点我们的作品中的优点和不足。在实践的同时,于老师还不忘提高我们中国工笔画认知水平,经常和我们一起讨论研究中国工笔人物画。印象最深的是于老师常对我们说起作为一名中国画画家,对书法艺术不应该是陌生的,中国绘画的根是书法,是“写意”的艺术,这个“意”不是画出来的,也不是涂出来的,而是“写”出来的,“写”就是书法用笔的问题,并且“写”在技术上解决了绘画语言生动性的问题,所以在工笔人物画的线条问题上,于老师常要求我们在书法里面找解决办法。
      在这段学习过程中,我们从于老师那里不仅获得知识,学到画艺,更深切地感受到导师的人格魅力,获益良多,在接下来学习的日子里,我们将更加努力,不辜负老师对我们的厚望,画出“西为中用,中得心源”的好作品来。

 

 

上一篇:于文江艺术工作室高研班课堂教学实录
下一篇:老甲先生的感觉
(作者:王任波 编辑:admin)

我有话说

 以下是对 [中国国家画院于文江工作室教学一周年] 的评论,总共:0条评论

新文章

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