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歌的行板——于文江其人其艺

时间:2017年11月21日 作者:亦言 点击: 加入收藏 】【 字体:

满载一船清辉
落叶般在凛冽里仿徨
空阶、青苔,细雨长
潮起潮涨
岁月,把生命
流威了沙漠圣的夕阳
千年的明月
在佛前唱了又唱
某葭巷巷
白水茫茫
今夜,如歌的行板
又舞起款款裙裳

    几许微风、一杯清茶、凉爽的午后,这样的时刻,随手翻开画家于文江先生的画册,空气中就会弥漫山一种淡淡的思绪,散淡天真、平实纯净却又有着超越历史时空的情怀,仿佛那画中情形触手可摸,画中人在向你静静地诉说。
    你或许会惊异画家那细腻的笔触,在工笔的严谨与精微的同时又同时在纠正写意一味粗率狂简的坐标。你或许会思索画作所蕴含的深意,在抒写清幽与柔美之外有着怎样一种文化的情怀。
    在这样的氛围和追问下,画家于文江和他所经历的岁月一起向我们缓缓走来。就像如歌的行板,因为经历了不同的旋律和节奏的变化,变得丰富、变得深刻、也因此不断厚重。
    在当代人物花坛,于文江似乎不是那么愿意表现自己,因为他一贯的低调,因为他承继了山东汉子的厚道。也因为他执着于自己的坚持,埋首于一方画案,习惯于用作品讲话。注重学术和传统文化修养,在注重学院派造型能力的基础上,注重笔墨画面的意境,在笔墨的韵律中,沿着历史的高度延伸了诗意的空间拓展了审美的文化视野,可以说于文江在继承传统绘画语言上又有新的表现内含,拓展和丰富了中国画表现语言。是位颇具实力的代表性画家。
    看看他的履历,简直可以用“平稳”二字来概括:1984年毕业于山东师范大学艺术美术系,1988年深造于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1984年开始供职于山东美术馆,2000年调人中国画研究院(今中国国家画院)。他似乎是在沿着人生的轨迹来一步步踏实地实现着艺术的理想。没有大起大落,但也不是平铺直叙。一步一个脚印,循序渐进地创造自己的一片晴空。也许就是这平稳的人生阅历,让他的人生视角平和而宽容,让他的绘画不致于偏激,同时也使得他的艺术面貌的树立显得更加艰难。
    从学院教学中对素描、速写等形式的熟练掌握到对造型艺术的全面理解,从刻苦、坚稳的基础训练和细心的体验、观察,可以说80年代的学习、深造,为他打下了扎实的绘画功底,伸其渐渐崭露头角。1984年他的毕业创作《小伙伴》入选第六届全国美展,初次显现了他对于形象刻画的匠心独具和扎实功力。毕业后在山东美术馆工作期间,广泛地涉猎,多方吸取营养,为其日后个人艺术风格的确立奠定了良好基础。调人中国画研究院(今中国国家画院)后,他的艺术之路迈上了一个更高的平台。此时,他的典型风格的树立更为明显。
    但是,在这样平稳的人生推进中,我们不能忽视,在“八五新潮”冲击校园时,许多新观念涌现、探索性画展推出,他对于中国造型艺术、中国传统审美的坚持;在中国传统工笔绘画在形式语言上不再适应当代的审美需求时,他通过自己的吸收探索所创造出的在工笔与写意之间的艺术境界;在当前市场繁荣、创作浮躁的环境下,他对于唯美主义的营造和坚守。
    于文江,以其独特的审美感受、清新的绘画语言以及深沉的文化情怀创建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开拓出了一条在当代艺坛上清新绚丽的艺术之路。
    时代在前进,环境在变化。当下的中国工笔人物画正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在创作观念和语言形式上都有了很大的发展。我们看到,置身子工笔人物画探索的人越来越多,全新的语言样式在中国画坛百花齐放,但也有部分艺术作品有模仿、抄袭、重复与雷同的缺点。
    因为缺乏充足的精神张力和必要的文化准备,缺乏自身心胸的诗意扩张和灵魂归宿的哲学追寻,因此,无法提炼出属于自己的灵感,无法聚集起真正相关的因素,完成新形式,达到可称创造的高度。
    如何突破“千人一面”的弊端,创作出鲜明独特的作品?于文江通过对先贤人物画精品的研究摹习和对现代人物画创作现状的分析,总结出几点:第一,作品个性推向极至,展现明显的个性精神境界。第二,个性化作品必须和谐自然,符合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符合人们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模式,是否具有美感与诗意;第三,创作是否传神。第四,作品是否具有高品位、高格调,是不是超凡脱俗的高雅艺术,是不是内涵深厚、功底精湛、文化含量强的艺术作品,这些是决定工笔人物画艺术创作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
    正是有了这样的认识,使他的创作有了理论的根底和针对性。他在研究工笔绘画造型语言的同时,对吴昌硕的花鸟、任伯年的写意人物画以及石涛的山水等进行了系统的临摹。力争在丰厚的传统绘画的精神境界里,广泛吸收各种表现技巧和形式,然后根据自己的审美需要加以选择,追求绘画的深邃意义。
    在经历了对传统的摹习和对生活的深入后,他将花鸟画甚至山水画的因素引入创作中:将传统的工笔与写意巧妙的融合在一起增加了画面的艺术表面因素,加深了画面的层次空间。当代多种文化信息的介入,使人们的艺术审美也相应地变换着角度,对于绘画不再简单地从点线面的单一组合中去审视。他的思维在这一基本点上不断得到深化。气象博大而细腻,画面绚丽而典雅,他的绘画,有一种形式上的轻松感,宽松的创作心境和深入的观察体悟为他的绘画展现出一种灿烂的艺术气质。
有曰:画如其人,文如其人。从《家园》到《金色池塘》,从《净湖》《远山的呼唤》《午后斜阳》,在深邃繁复的用笔、精细严谨的构思上,我们透过画面看到了一种自然界和谐的生态环境,一种寄予理想的笔墨意趣。
    中国人物绘画的创作从泼墨仙人式的逸笔草草走向融合时代精神,参悟深沉之美,追求既有写意抒情又有深沉热烈的现代人物绘画风格。于文江奉献给当代人物画坛的是另一种观察方式和表现方式。这是一个色彩丰富、感情细腻而富有理想主义情感的女子世界。
    既非传说中的才子佳人,也不是幽怨的名门闺秀,他选取的人物形象都是普通平凡的女子,在淡淡的闲适中拥有同样淡雅的个人空间,她们在这样的空间里独自倾诉着心灵深处的轻轻叹息。他的绘画往往在精神境界上感我们,这是因为他的绘画与情感是通的,他敞开心扉坦诚地诉说他对人生的理解和认识。
    为什么我的眼中含满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于文江的绘画创作感动我们的,首先是其淡泊宁静的人格。其次则是率性、平实的人生态度。再次,是在这些淡泊和平实背后,对于自然、人生和社会的深沉之爱。
    这里讲一个小故事。由于其平淡朴实,他还因此有了被当成普通学员的遭遇。那是一次在跟随国家画院创作研究队伍,带领画院参加培训的学员到四川巴中地区写生采风途中,他在席地坐在一块青石板上埋头作画,因为患上了感冒还不时擤鼻子,但是那股认真劲儿不减。
    旁边有位学员把就问他,“你是哪个导师班上的?”他笑而不答。画人物的他在面对秀美壮丽的自然山川时,贪婪地吸取山水灵感翻开写生册上的成果,连山水画家姜宝林也忍不住开玩笑说“文江,你画得那么好,想抢我们的饭碗啊?”
    熟悉于文扛的人都知道,他对于艺术晶收藏痴迷多年。无论是一个小小的古代瓷碗,还是一幅战争恺甲,或是意大利罗马的雕像,只要是能让他感受到美的存在,都能让他爱不释手。只要有出国或者到各地走走的机会,他都会为自己的收藏添上一两个对象。或许旁人对此不以为然甚至因为价格原因作罢,但他却乐此不疲、乐在其中。那些优美的人物轮廓、脸部造型、衣饰形态乃至坐姿、站姿,都能为他所吸收,成为绘画中可资借鉴的因素。天长日久,他也能在这些艺术品的滋养中感悟到人物的性格、生命的起落乃至历史的变迁,他感受生活的美好,传承艺术的精华、并把它当作生命一样去呵护、去创造。
    在文化部财政部联合实施的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中,于文江的《抗日战争中受难的中国女性》创作草图被入选。当签约仪式完成后,朋友为此向他祝贺时,他说的第一句话却是:这一题材太沉重了,真是耗尽心力!
    的确,这次创作对他个人来说是一个挑战,创作时的心态、创作的语言与过去相比,有很大的突破。怎样表现这一题材,如何选取人物形象、如何组织构思,如何安排画面等等,都面临着许多问题需要解决。为此,他查阅了很多资料,最大的难题在于人物形象的刻画,他最终决定画面选用几个形象把中国妇女美的形象展示出来,他认为,正是这种美在那段特殊时期所受的摧残才更显得凄美、令人撕心裂肺,才更能震撼人。这张画在第二稿的时候得到了评委们的一致肯定,第三稿又进行更加具体和深入的形象刻画。
    在这一过程中,习惯于表现唯美的他更深深体会到了历史的沉重。这样的沉重压得人喘不过气来,但是它却更加促使自己要更深入地触摸历史、更深刻地感悟人生、更严肃地对待艺术。作为国家画院人物画创研室的主任,他比以往任何时候更明白自己肩头的责任。
    如今的于文江更忙碌了。除了画院的创作研究任务,每年还要带学生,传授创作技法,带领他们到各地采风写生等等,与此同时,还要以一种定力推掉各种方面的笔会、应酬……
    如何在这样的模式下既传承艺术、使学生学有所获,同时使自己的创作有所精进?他在不断地创作和教学中总结经验,他在浮躁的社会现实中力求冷静,他在不断地超越中依然执着向前。
    我们欣赏着这样节奏变换的旋律,我们期待在他如歌的行板中听到更多高音的鸣响!它们所构成的人生交响会更加动听。

上一篇:静心觉悟的美丽——文江的工笔绘画
下一篇:图像时代与诗意回归——于文江访谈
(作者:亦言 编辑:admin)

我有话说

 以下是对 [如歌的行板——于文江其人其艺] 的评论,总共:0条评论

新文章

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