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画人生工笔画家于文江

时间:2017年11月21日 作者:admin 点击: 加入收藏 】【 字体:

 

导语:
   初见于文江老师,就被他那真诚,坦率的性格所感染。一双明快的带着笑意的眼睛,一张极具亲和力的面容.加上直言快语,很快就让人走进了他的内心世界。 在许多殊荣背后.他始终带着一颗朴实善良的心以及执着乐观的态度绘画人生。
众多殊荣:
于文江,1963生于山东烟台,1984年毕业于山东师范大学艺术系,1988年入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学习。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当代工笔画学会理事,中国画研究院专职画家,国家一级美术师。
作品参加第六、七、八、九、十届全国美展并获奖。其中作品《小伙伴》获第六届全国美展优秀作品奖;《秋暮》获首届全国工笔山水画一等奖;《蒙山秋》在纪念《讲话》发表五十周年全国美术作品大展中获银奖;《家园》获首届中国画展铜奖;《大红枣》获第三届全国工笔山水画大展金奖。他的作品多次在国外展览,部分作品被中国美术馆、中南海、台湾及日本、美国的收藏家所收藏,其作品多次在全国各大报刊上发表。
作品《正午蝉鸣》、 《山寨小溪》,参加第一、二届全国画院双年展。[1] 出版有《当代中国精品集—于文江》;《于文江作品集》;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展览,并多次获奖。部分作品被中国美术馆、中南海及国内外收藏家收藏。
慧心研究美学 :
    于文江,美术界著名人物,尝试以工“写意”,所获颇丰,并有心得,当为有此聪明智慧者。
    以工“写意”之首要,乃立意。南朝宋·宋炳云:“旨微于言像之外者,可心取于书策之内”。南齐·谢赫在《画品》中云:“若拘以体物,则未见精奥;若取之象外,方厌膏腴。”如何立意?从何而来?“取之象外”而已。观于文江之作品,表其意是真,故能超出形似,而不离形似,得其立意而天成。
    以工“写意”之次要,在笔墨。普通工笔,之所以“俗气”、“匠气”,除了立意不高之外,与笔墨不生动,色彩艳丽不无关系。工笔笔墨之法之妙,若要不俗,其一“用墨洁净,洁净自然活泼”(清·方薰);其二在墨多于色。于文江工笔多画人物,于此处多有契合,笔法生动,墨法干净,色彩不媚,清新脱俗,品格高妙,独出心裁。
    以工“写意”之概要,乃意境。意者,神也;境者,疆也。意为所绘之物,所传之韵;境为意之所达,或高或低,或深或远。人非要别之,失其一统。皆如清·原济云:“笔墨当随时代”。于文江之工笔人物,巧借山水画“散点透视”之法,在清新淡雅、婀娜多姿之中,给人一种“云雾缭绕”、“渺渺茫茫”、“朦朦胧胧”之感,形成了“横看侧看不同,远近高低各异”的特殊效果。
倾情写意春秋:
采访中,于老师说:“要想画好一幅画,必须深入生活,这是艺术的灵魂与源泉;必须要有生活,要有浓厚的民族气息、时代气息;要有说头,有看头,有亮点,防止俗气、匠气与怪气,画出的画要高雅、脱俗、灵动、鲜活,反映人民的生活,反应时代的政治色彩,内容与性质的结合,跟着时代跑!”
    多年来,于老师的作品充分体现了清新高雅、笔含奇秀,意境隽永。赏析于老师的作品,时刻能够淘洗灵感、心灵美奂,栩栩如生。作品反映了那种天真烂漫、心灵自由的祈望和自然、奇趣的人生意境;无不令读者感觉心畅淋漓。画境中,其美仑美奂的意境,令读者体会到了一种灵动、鲜活、热闹,让读者似乎看到了真实的场景。
尽管于老师在艺术上取得了很大成就,但是他并没有停止前进的脚步,面对成绩,只是微微一笑,仍然深入研究和静下心来创作,在他心里,艺术是永无止境的,中国画知识是博大精深的,只有持续学习,深入研究,才能创作出更好的时代精品 。对于越来越多的中国画家到联合国办展览的现象,于文江老师认为,这代表中国画家开始走向世界。他坦言,随着中国的强盛,世界各国对于中国艺术的尊重、推崇已经有了很大地发展。谈到自己时,于文江说:“我就是努力去把它做好,把中国的艺术推向世界。”他还说,自己心中的中国梦就是“中国强大、民族兴盛、文化发展、自然和谐”。
笔者感言:                        
    在这个智慧升级、国家转型时期,我们需要于老师这样有进步、敢创新、德才兼备的艺术家,需要他这样的艺术精神作为我们的时代特色!

上一篇:典雅深邃的唯美主义——再谈于文江的画
下一篇:静心觉悟的美丽——文江的工笔绘画
(作者:admin 编辑:admin)

我有话说

 以下是对 [绘画人生工笔画家于文江] 的评论,总共:0条评论

新文章

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