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美之境涉者文江

时间:2017年11月21日 作者:支英琦 点击: 加入收藏 】【 字体:

 

    秋月夜里看泉水,清凌凌的水面上倒映的全是城市的浮光掠影,远远地,可以听到城市的车声、歌声。而泉池是清静的,树影婆娑,漏下满月的光晕,回廊空寂,应该有佳人款款走来。
    这样的夜晚,这样的时刻,我一下子想起于文江先生画中的情境。在我的画家朋友里,我喜欢于文汇画作传递的地种意境,一种宁静而纯粹的美。匀细的线条,饱满的色润,适度的敷彩,幻画了一幅幅绮丽温婉的女子生活场景。画面上的她们眼光流转,百媚千姿,洒风临水,娴静似姣花,婀娜如春柳。其绰约风姿,宛如春三月的和风伴着桃花?吹吹过来,那种美,挡也挡不住。
    也许是心灵照应吧,就在这个时候,手机铃响,电话是文江先生打来的,告诉我前不久从西班牙淘回了一件宝贝,邀我到北京时抽空到家里欣赏,我毫不犹豫地应了下来,正好,可以看一看他常常作为宝贝的收藏以及他近期的画作,养养眼,怡怡神。
    于文扛先生的家,在北京西部紫竹院附近,离他供职的国家画院不远,坐在客厅里,秋阳暖暖地照射进来,房间里琳琅满目的器物藏晶氤氲着祥和的瑞光。在诺大的北京城,算得上是一个闹中取静的所在。
    于文江家里有不少收藏晶,尤以中世纪西方艺术品为多,那是他多年欧洲游历的副产品,其中很多都是精美绝伦的艺术精晶。于文江特别钟情于欧洲艺术,每次出访,大部分时间都在各国大大小小的博物馆和美术馆里转悠,在一幅幅艺术精晶前流连往返,他在凝神谛听,在冥想回味,在静静感觉东西方艺术精神在血脉里的汇流交融。但是,博物馆和艺术馆里的大师名作只可远观仰视,却无缘收藏把玩,痴情的于文江就把目光投向了古董店和画家的工作室。于文江特别相信收藏的缘分,他觉得他和这些藏品,仿佛前生注定有缘,冥冥之中,会在生命中的某个时刻得到它,珍藏并且相互照应。他认为凡是好的艺术品都是有生命的,它会勾魂摄魄,让你为得到它彻夜难眠。在我看来,他的收藏,其实是缘起于爱,是一种痴爱,痴爱得让我感到他很多时候像个天真而执拗的孩子,因此,说到这  些藏品他往往如数家珍,眉飞色舞,每一件藏品都被他绘声绘色地演绎出了一段故事,而这些藏品就在他的讲述中愈加栩栩如生起来。
    第一个故事,当然是刚刚在西班牙得到的宝贝,这是一件18世纪法国出品的座钟,厚重的基座上面矗立着一尊馏金的武士像,造型是典型的法国中世纪“罗可可”风格,雕刻精细,情趣盎然。这是2006年春天,他和中国画研究院龙瑞院长等几家相约去西班牙时偶然得到的。这种偶然里,常常暗含着必然。在西班牙,一心淘宝的于文江,一直没有看到中意的艺术品。邻近行程未期,他漫不经心地随夫人们进大型购物中心,正闲逛时,他的眼前一亮:在一家卖首饰品的柜台上,一件作为摆设的钏表让他心旌摇曳。尽管一直学习中国画,但是,崇尚艺术无国界的于文江对于欧洲古典艺术并不陌生,他一下子就看出这是一件欧洲中世纪的艺术晶,细细一看,果然产于18世纪的法国。于文扛立即找到店方,但人家阐明属店内摆设,非商品不卖,于文江再三表达了喜爱之意,部门经理在感动和无奈中勉强同意了,并谈好了价格。但是,向上级经理报告后,接着就变卦了,解释说年代久远,某些钟表部件已经毁损,再三表明喜爱之意,执意要买,最后,居然得逞了。虽然花了不菲的欧元,但于文江喜形于色,谈起来,还沉浸在当时的情境中。
还有一次去埃及,到开罗艺术学院一位教授家做客,准备买教授的画作。一进门,于文江就被墙上的石雕,教授家里作为个人收藏品摆着的两件石雕人物吸引住了。仔细观察,竟是法国17世纪的艺术晶。于是,他向教授表达了要购买的意向,这时候,同样的故事,在丙戌之舂的俄罗斯再次上演,同样是和当地艺术交流,同样在一个艺术家家里,他看中了一件铜雕,铭文为1894年法国沙龙展作品,作者是G.巴诺,于是淘宝的执着感动了对方,最后抱得宝贝归。
2013年4、5、6这三个月,应中国美协所属的法国巴黎艺术城的“吕霞光中国美术家工作室”之邀,于文江由中国美协派往世界艺术之都的法国巴黎做文化访问学者。在此期间,全方位的学习、观摩欧洲艺术发展的轨迹,了解欧洲文化发展的脉络和时代背景,充分消化和吸收西方油画、版画、壁画、雕塑、建筑等方方面面的艺术精华,同时与在巴黎艺术城的来自世界多个国家的艺术家进行交流,也为喜爱欧洲艺术品的他提供丰富的“寻宝”机会,铜雕塑“但丁”、“圣女贞德”、“勇士”、“音乐女神”、“母女情深”、“小天使”、“背瓦罐的小男童”、“照镜子的舞娘”、汉白玉雕塑“女人体”、“爱神”等等艺术品都是在这期间收藏。艺术是没有国界的,

于文江的收藏,并不刻意,随于缘,成于爱,天长日久,他又和这些收藏品感应致美,灵性交融,他常常觉得,自己和那些优秀的艺术品可以对话,可以在感情古典大量们的高超技艺的同时,启迪自己的艺术思想,使自己的艺术品位不知不觉变得更加优雅和崇高。
    在于文江特别衷情的藏品里,有一件是他从泰国请来的一尊铜雕象神,雕像采用象首人身的造型,栩栩如生,浑然一体,谐趣而生动。那是他在泰国考察时的发现,第一眼看到,就有一种莫名的神圣和崇高感油然而生,整个人一下子安静了下来,他突然感到心灵里的某种宿缘找到了最好的寄托,他双手合十,默默诵祷,虔心希望把象神请回家里。也许是因缘天定,一路顺利,安然回到北京。
    在和文江先生聊天时,他停留在象神上的目光,淡定、平和、安详。对于一个源于爱的收藏都来说,他的性情,注定会同珍爱的藏品一起进行潜移默化的陶冶熔铸,境界自高远,品格自超凡。
    平素,于文扛是个善于从生活中找乐的人,还很容易把自己找到的“乐”去感染朋友,他们出门在外,一有闲暇就四处寻宝找乐,朋友们中间也流传着他的不少可爱故事。2004年,他和几个朋友同游埃及、土耳其,一种上都见他逡巡搜索,不时沉浸在如获至宝的喜悦之中。其实,多数时候,他只不过“淘”到了一两件雕刻小品,而他却为这可心的收获兴奋半天,还时不时挑起话题引起朋友的注意和评论,结果,他自己比淘来的“宝贝”更引起大家的逗乐,原本枯燥的旅行生活因此增加了不少话题和乐趣。这种故事在于文江的生活中常常上演。
    在他极富感性的讲述中,我默默地想,于文江属于怎样一种性情呢?他有时候成熟得像个哲人,有时候又天真得像个孩子,或许,正是哲思的深邃和童子的天真,形成了画家于文江的纯净与厚重,形成了他绘画风格的宁静感和沉稳感。
    只要拿起毛笔,面对宣纸,画家于文江的形象就会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这时候,他神情专注,心无旁骛,凝神屏息,一丝不苟。
    作为朋友,我喜欢文江先生画面表现的意境,我一直认为,写他的画面,适宜用诗意化的散文,他的一幅画,就是一首隽永的诗篇:
    ——先看《静湖》:春天把花开过就消失了,繁枝密叶之间似乎有昨夜的星光闪烁,河溪清浅,水中的倩影美仑美幻,回眸之间,岁月流转,时间的落英缤纷,而一切闲静如初。阳光如纱,如水,漾动纯美的裸体,漾动不羁的梦幻。
    ——再看《湖上风光》:玄色的水鸟振翅,却倦于飞翔,浆撸无寻,任小船自横。太阳羡妒造物的曼妙,躲进浅浅的墨润里去了,一任一江春水,泛起春潮的汛期……
    于文江画得很美,很宁静。这是许多人看过他的画之后的第一印象。的确,于文江的画表达了一种独特的审美观念,美而不媚,呈现的是幽雅娴静的醇美,给人一种静静的舒适的审美意境。于文江的画,有很明显的抒情风格,唯美,美得让人心疼,这与于文江的性情、修养是密切相关的,也是与他的天赋分不开的。很早以前,我看过图版的《洛神赋图卷》,顾恺之创造的洛神“翩若惊鸿,宛若游龙”的曼妙姿态,轻舞飞扬,穿越时空,影响绵延至今。历史上,传世流芳的仕女图无不尽心刻画,细致描绘,如五代顾闳中的《韩颐载夜宴图》,明代唐寅的《孟蜀宫妓图卷》,文徵明的《湘君湘夫人图》等,这些仕女画反映着当时的审美表征,不过,丰满也好苗条也好,雍容也好清雅也好,美妙的神情和典雅的韵味总是一脉相承。读于文江的以女性为题材的画作,明显可以感到经典的遗韵,同时,更让人眼前一亮的,是画卷中洋溢的畅意静美的时代特质和画家独特的审美意趣。
    于文江的画,带给人卓然不俗的审美享受,除了人物的醇美,来自他独具特色的表现语言。在当代人物画界,于文江的造型能力是超人的,准确而生动。他的创作,既有大写意画的酣畅淋漓,又有工笔人物的细致精微,形成了在中国画界风格独具的兼工兼写的“小写意”。画面上,人物多用工笔,线描细腻,纤若蚕丝,丝丝缕缕连缀成一个惟妙惟肖的美人,背景多用写意,作画一丝不苟。文江的画,在技法上难度是很高的,用水墨材料,在生宣纸上画工笔人物,要求画家具有很强的轮廓造型的能力,用笔的力度要匀实、果决,不能凝滞和迟疑,这还需要在墨色浓淡干湿,敷色的深浅调和上,具有超凡的把握和总体感觉。有一次,他在作一幅画,斜睨着宣纸,捏着毛笔,我知道,他这是在构图布局,一个婷婷袅袅的美少女早已经通过眼睛的投影在纸上,他开始用细笔描线,匀细的墨线如丝帛、如水纹一样在宣纸上留下印痕,如此连绵反复,一幅美女图的轮廓跃然而出,人物的姿容、身段、衣饰、神态,在纤细而坚实的线描下,开始栩栩如生,尤其是眼睛等细部,眉毛、眼晕,在流利婉转的线条和浓淡适宜的敷彩中,画中人物的音容笑貌惟妙惟肖地呈现。
    在于文江的画作里,美人总是和娴静的风景水乳交融。他对于画中美人的场景关照非常用情,决不凑合,有时是繁花清溪,一滩闲草,有时是野林茂树,桃红柳绿,景致和人物有着内在的照应,工笔人物与写意花树,在墨色晕染下呈现迷蒙疏离的层次感,形成了清雅、宁静、蒙胧的画面情境。
    正是有了情境之美,于文江的人物画总带给人旧然不俗的审美感觉。也许是朋友的关系,我在看于文江先生的画时,很容易“入境”,会不知不觉深入画面的语境,进行自己的联想和再创作,那些乱花闲溪,那些枝枝蔓蔓,那些生活里曾经的绚烂抑或忧郁,全幻化为一种纯净而美好的回忆。美人在河之洲,美人美目盼兮,你会感觉到画面是活的,人是活灵活现的,景也是亦真亦幻的,看久了,画面上似乎有微微的风吹拂到你的脸上,风里有淡雅的花香,有岁月的太息,有清泠激越的天?之音渐次响起……在这种遐想中,你会感到,你和眼前的画突然之间有了感情,画面一下子变得生动起来,这真是一种妙不可言的体验。而这种体验,是画家的艺术思想和观者的审美趋向和谐互动的结果。其实,对于画家来说,画面是想像的引导,画面的语言越丰富,绘画的意境赵深远。而这种意境之美,当是绘画艺术的高境界。
    作为艺术家的于文江,已经有众多好评论家关注和评价,我未敢遑论。而作为朋友,我很高兴地看到他绘画中的唯美和抒情风格在生活里一样有酣畅淋漓地发挥,其实,也可以说是他生活中唯美和抒情的风格影响和形成了他绘画的个性特质。文江先生以“兼工兼写”的人,有啸傲山林的豪迈和豪爽侠义的一面,也有细致人微柔情似水的一面。他的朋友很多,各个界别的都有,有的公公是一面之缘,就会成为相知相熟的朋友。他在北京的家常常有各地的朋友和对他艺术的“追求者”盈门,他总是热茶热语,殷勤周到。在济南,他有许多要好的同学和老友,到北京后,他回来的机会少了,但每次回到济南,都是朋友们邀约相聚的时候,三五知已,几杯老酒,酒酣耳热,人生乐事。
    在我的画家朋友里,于文江属于“劳模”,有故事为证:丙戌夏天,他回到济南,每天都被朋友们的热情包围,刚刚两天,他就打电话给我,托我帮他找个僻静的地方,他要画画。几天不画画,他就心神不宁。平素,只要没有公务应酬,他几乎每天都要在画室里创作,才思泉涌感觉到位时,一画就是连续几天,思维混沌笔墨凝滞时,也不强求,读读书,看看收藏,或者和要好的朋友小聚,顺其自然,随心所欲。这种纯粹、率性而洒脱的生活方式,也影响和当淫在他的艺术创作中。
    现代社会热闹和喧嚣得无以得加,原本清静儒雅的艺术界,也成为喧哗与躁动的市场汪洋里的淹没之岛,各种利益和诱惑涌来荡去,于文江是其中清醒的人,他并不刻意拒绝市声,又能坚守艺术的本真。我开玩笑说,他每天都生活在两个季节夏天和秋天,每天,他一样上班下班,烟火人生,总是热火朝天。回到画室,笔墨之间转瞬人秋,心一下子静了下来。
    于文江从不讳言对于美的追求,一次聚会,我开玩笑说他是“美女制造”,  朋友们也群志鼓噪,文扛先生只是憨憨地笑,并不辩解。他喜欢世间美好的事物,他的画面上,无论美女,美景,都是用很细敏的心在体会。他的画面上的人物是有感情,有血肉的,不是画家用纸墨创造的人物,而是一个生命对于另一个生命、一个灵魂和另一个灵魂的相互照应与体贴。美丽,在于文江这里是有所体味、有所感触的一种生命体验,是透过纷繁复杂的表象后抵达的闲静与从容的本质,是一种理想化的、静心觉悟的美丽,是画家的生命感悟和生活体验以及画家审美认识在绘画艺术中的表征和体现,是永恒的生活之美。
    有了情,境自生动,有了境,情更深沉。无论是收藏还是绘画,无论出游还是居家,于文江都在用他独具的艺术慧眼发现着他的纯美之境。年年月月天天,他在用心描画着心中的美好,那些画中的美丽也凝视着他,眼波流转,脉脉含情。天长曰久,这种对视里,会有潺潺泱泱的舂水和悠悠的白云弥漫开来,形成一个美的字宁静的世界,蔚然而为大观。
    在日益繁复和热闹的今天,宁静的美,更能撼人心魄。

 

 

上一篇:传统书画是否过于守旧
下一篇:典雅深邃的唯美主义——再谈于文江的画
(作者:支英琦 编辑:admin)

我有话说

 以下是对 [纯美之境涉者文江] 的评论,总共:0条评论

新文章

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