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名家谈“中国民间表现主义——王辅民中国画展”

时间:2019年01月14日 作者:未知 点击: 加入收藏 】【 字体:


开幕式致辞


翁振新

(原福建省美协主席、

现福建省美协名誉主席、博士生导师)


我觉得王辅民的艺术,他的成就,他艺术生涯走过的道路,是很值得我们福建的画家,特别是人物画家的引起那个极大的兴趣和极大的储备。

王辅民先生是从黄土高原最厚的地带,文化积淀也特别深厚的地区走出来的,他的一举一动都有西北人特有的真诚和直率。因此经常谈到艺术创作的时候,他的思维是特别清晰,呈现出艺术家深厚的艺术修为。我运用著名油画家,中国美术院教授闻立鹏说过的一句话,他说:“我希望我的艺术,扎根于生活的沃土,有浓厚与浓郁的契机,又要求我的艺术远离生活原型,而是有更加概括更加深刻的品格。”总之希望有鲜明的个性。我觉得王辅民先生正是这样的一个艺术家,他是如此坚定地行走在生活的沃土之中,进行着从未停歇过的艺术探索。他的笔墨融合着西北广袤神秘的土地和人文厚重的历史文化。正如他自己所说的,西北的人文地理环境和他从小的家庭环境是他创作最重要的两个元素。

2014年的11月,福建省画院,福建省美协曾经提议邀请了全国20国画名家来福建写生,并举办了《惠风和畅》中国画名家20人惠安女美术作品展。王辅民先生参加的作品,他的《渔港之韵》系列,画的特别自由画的特别自在,特别轻松,风格独特,不同凡响,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他在他的画集《中国画创作随想》中说,确定一个我们自身的文化品评的标准,是当下最受时代关注的迫切的问题,也不至于用西方的品评标准来误导中国画,使中国画具有自身的独特的文化价值和判断力,这是责任也是使命。最重要的一点是我们对中国文化的自信,对中国民族文化的保护和认可,他这一点我们今天在这些作品里面验证了他的艺术主张。

这次邀请王辅民先生在福建省画院举办中国画作品展,主要分为三个系列,《香巴拉之境》《渔港系列》《社火系列》,尤其是社火系列作品,融入剪纸、皮影、彩塑这些不同的艺术营养,又加梦幻般色彩的的表达。克服了民间艺术中太过制作的特质,具有简笔的信手拈来,表现的很自由很率性,把写意画的艺术追求,随心所欲地融入民间艺术,提升了作品的艺术魅力,为中国画的现代性探索创造了新的可能性。总之,王辅民的先生的一系列作品,进一步彰显了中国写意人物画的艺术价值和广阔前景,中国画不会穷途末路,而是有非常光辉灿烂的前程空间。



王和平

(原福建省美协副主席、福州画院院长)


王辅民老师是一位非常优秀的画家,他这次带来60幅作品在我们福建省画院举办个人画展。他把近几年的艺术追求,都充分的表现在这60幅作品里面,他吸收了民间艺术的元素和西方表现主义的一些特点,所以他的作品具有很浓厚的个人风貌。他的作品充满了激情,同时很好地表现了写意画的特点,保留了很多文人画的特征,在笔墨方面又有高品质的追求,给福建美术家一个很好的启迪。

我跟王辅民老师已经认识很长时间了,十年前他在兰州当兰州画院院长,我当时在福州画院,我们两地搞了很多的艺术交流,他非常的直率真情,表现了西北汉子的特点,同时他又具有南方人的这种细腻,所以他对艺术的执着追求表现得非常充分,他的写实绘画能力实际上是很强的。他把西北生活的一些戏剧,民间生活的一些细节都表现得非常充分。他的作品多次参加全国性大展,并在全国展览上多次获奖,是一个非常优秀的画家。他的艺术成果得到了广大美术界的认可,他到了国家画院,把研究的重点放在了对民间美术的研究,把民间美术的一些特点融化在作品中,又运用了传统文人画笔墨的追求,并吸收了西方表现主义的一些形式,他表现社火人物在笔墨和色彩运用方面都非常的到位,画面非常活泼,令人耳目一新。



张永海致辞

(福建省美协副主席、福建省画院执行院长)


王辅民先生他的这个展览的题目很有意思,叫做中国民间表现主义——王辅民中国画展。这个表现主义我们大家都知道,是一个西外方来语,是很有影响力的一个画派。前面冠以民间,这就非常有意思了,值得我们在作品欣赏当中慢慢的品读。

我有幸提前目睹了王辅民先生的这一批精彩的作品,给我的感受非常的深刻。我们大家都知道一个艺术家的成长,它需要三个方面,一个是生活的环境,还有一个是他的学习的经历,另外一个很重要的是他的审美理想,或者说审美价值的追求。那么王辅民先生的这次展览恰恰也印证了这三个方面缺一不可。正是因为有这三个方面的合力,形成了他独具个人魅力,在当代水墨人物画领域独领风骚,有鲜明个性的风格样式。

他的作品应该说秉承了传统的深厚的笔墨文化,同时又续接了现代艺术的审美价值取向。特别是结合当代的一些绘画元素,或者说绘画观念,因此使他的作品能够散发出一种既富有传统深厚文化的根基,又散发着当代的一种心灵的或者说非常有观念性的权威性的艺术风向,给我们带来了很好的一种启示。他的每一部作品都有非常浓烈的笔墨表达,还有非常粗放的一种色彩的运用。将民间艺术,特别是敦煌壁画结合到现代人物的创作当中,使作品充满了一种浓郁的一种西北风格。想给我们将会带来一场非常强烈的视觉刺激。在此我预祝王辅民先生个人画展在我们福建能够引爆成功,能够引起大家广泛的注意,并从中得到启发。



现场采访


赵胜利

(福建省美协驻会副主席、秘书长)

 

王辅民先生的这次中国画作品展,从画展的名称就能看得出来,它是一种民间的表现主义,大家知道毕加索是大画家,他一生追求艺术,他最大特点就是把孩子看世界、观察世界的这种眼光、这种志趣用于绘画当中去。我们在王辅民先生的作品中也能看的出这种倪端,确实能够发现出他的稚趣和童趣,这也是他绘画的一个重要特点。特别是他的社火题材,在很多的场景里面能看得出来,形像看似不准确,实际上是最高级的一种表现方式。

他来源于民间,但是他并没有把民间艺术的东西庸俗化,而是提升了他的艺术品味,把中国画的一些绘画意识加进去,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形成一道中国画亮丽的风景线。我觉得对我们福建省的美术,特别是对我们福建省中国画,尤其是写意人物画,应该说有非常好的借鉴意义和指导意义。


王新伦

(厦门美协名誉主席、原集美大学美术学院院长、教授王新伦)


王辅民在福建画院举办个人展览,也使我们有机会比较全面的或者比较多的看到这近几年他的创作和整个作品的面貌。我很喜欢辅民兄的作品。这次带来了几十幅作品在省画院展览,我感觉非常震撼,我觉得他是一个非常有思想的人。他的这种创新,吸收民间皮影、版画,来表现民间踩高跷社火,把这种民间趣味转换成中国画、笔墨,他做的是非常不错的。因为我们也看到我也曾经尝试过,或者是我们有很多朋友也尝试着把民间的剪纸,民间的版画,把它这个转换成笔墨,大多数都比较简单化,但他的笔墨转换应该很成功。

他的作品不仅仅是从民间艺术里面得到了启示,把民间的一些创作方式转成自己的水墨画语言,更多的还有一些现代观念和现代意识,我们从里面看到他的一些红卫兵形象,还有一些卡通的形象,打破时空的东西融到一张画面里边,而且不显得背离,其实就是一种现代感。我一直觉得中国的民间艺术,它就是一种现代艺术,它拿到当代都不会过时,因为它有一种主观的表现性的。包括剪纸、脸谱,木板年画等等,这种主观表现性都是我们艺术创作的一个根本,在辅民兄的画里面体现的淋漓尽致。实际上看的他很轻松很随意,但是每张作品都很讲究。他的留白,他的线与面的关系,色彩的厚重感,都有很多的匠心。自由度大的作品有它的优势,也有它的劣势,往往容易程式化,构图上或者色彩上用一种程式会表达下去。但是在他的作品里面恰恰回避了这些东西,每张作品基本上都不雷同,所以这点是非常难能可贵的。他的作品还体现出他在西北敦煌壁画给他的影响,尤其在色彩方面。我看过敦煌壁画的颜色,那种厚重感,那种反复的渲染和大红大绿艳而不俗的感觉,在他画面里呈现出来,他得益于在西北生活,受地域文化的影响有关系,所以他的作品里面这种艳而不俗,大块的色彩,大红大绿在画面中呈现出来,非常震撼。王辅民这几年的创作是值得研究,他将来一定是我国一个非常优秀的表现主义画家。


翁振新

(原福建省美协主席、现福建省美协名誉主席、

博士生导师)


从艺术教育和艺术创作发展来说,艺术能够画到童真阶段,实际上是一个高级阶段,而不是说的画出儿童的那种画就是高级阶段,这样的画就回到本真。我想王辅民先生的画,我个人认为是一个新的表现主义。但这个表现主义是中国的,是民间的表现主义,跟西方还是应该区别开来。这种表现主义它能够把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中华的绘画艺术,很自然地灌注在他的整个创作之中,这里面隐含有,不管是西方的表现主义,还是我们的表现主义因素,但他的画特别有冲击力、有厚度,又给人以深深的回味。王辅民先生在艺术表现上,在全国范围来说,是一个新的突破。这次画展到福建来,就像吹来了一阵新的艺术之风,今天这么多艺术家、艺术爱好者和很多学院的学生都来参观学习,我觉得在这里要引起一条不单说是涟漪,而是一个波浪。这是大家对民族的文化深深的热爱,从中华民族艺术里面,艺术宝库里面获得的东西,然后跟西方的艺术来进行比较,从而产生富有中国特色的艺术创作,特别是人物画方面,能够在这一块进一步的提升和发展的话,我们是很有期待的。


俞梦彦

(福建师范大学教授)

 

今天我很高兴看到王辅民老师众多的作品。王老师的作品我在前十年就十分关注,因为他在兰州及北京的时候,一些作品都引起了画界的、广大群众的广泛关注,我感到他的画有几个相当突出的特点,一个是他对传统的笔墨功夫走的很深,从他的画面整体到局部画面的处理上,笔墨都相当精到,每一笔到整体的笔墨韵律都使得画面相当的醒目,很有传统的功力,更有意义的是整个画面的构成有很强的当代性,画面的整个视觉冲击是起着很大的作用。他有一个鲜明的特点是从传统文化,特别在民间艺术中吸纳了大量的基因,使他的画一眼看去就是带有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和民间文化的特点。

我们知道民间文化,是一切艺术的基础。民间文化它是所有文化最博大的一个根基。他在传统的民间文化中吸取广泛的素材,而且他这些优秀的、有机的容纳到传统中国画的笔墨的语系当中,使这些民间的造型,民间的色彩,得到了文人画高层次精英笔墨的提升,这点是非常难能可贵的。许多搞民间文化的艺术作品,他的色彩,没有办法像王老师这样跟笔墨有机的、全面的结合进去,所以民间文化,对他国画的提升,形成他今天的特点起着一个非常重大的作用。第三个特点我感他不是纯技术的研究,他是面对着生活。因此他的作品每一张都有很鲜活的生活和生命,这一点是非常可贵的。因此每一张都是他独特的发现跟独特的美感的在创造,这点在他的作品里面尤为可贵。因此他整个作品给我们的感受是,我们民族的特色非常突出,传统的文化根基非常深厚以及他对当代生活的敏锐观察跟捕捉,都是当今画家难能可贵的,而且独树一帜的风貌出现在我们全国的中国画坛。


张永海

(福建省美协副主席、福建省画院执行院长)

 

王辅民先生的这批作品,应该说他风格浓烈特别富有表现性的色彩,给我们带来的一场视觉盛宴。

王辅民先生长期扎根在大西北,虽然他在国家画院,但是他的整个文化根脉应该还是续接着大西北的风骨,反映在他的画面上,有着这么一种强劲的、泼辣风格的韵味,在他的笔墨之间,色彩之间能够营造出非常有震撼力的视觉效果,他对空间的营造意识特别的强,作为一个艺术家来说,造型跟空间是非常重要的两个因素。

王辅民先生他已经脱离初级的造型理念,已经进入到很忘我的、自由的表现空间里面,使他的艺术创作能够天马行空、独往独来,具有个性化语言的增厚。在我们当代美术界应该说开启了或者说尝试着一种新的风格。我们知道中国人物画,特别是写意人物画,实际上在徐悲鸿倡导的中西合璧以来,我们的艺术教育在这个领域里面实际上还是相对单一的,模式也比较单一,只按照一种体系来发展。虽然有一些分支也体现了一种多元的倾向,但是整体还是群体的意识比较强。

王辅民的艺术创作,应该说打破了长期以来相对比较固定的模式,体现了一种他的与众不同的审美追求。而且更难能可贵的是他尽管是吸收了很多中国民间的,西方表现主义的一些手法,但是他还是不离中国传统绘画的本源。书画同源,在他的这些充满张力的线条,墨色里面实际上还透露出一种非常坚实的厚重的书法的根基。因此他的画面品读起来更加耐人寻味,而且是有的放矢,不像现在有些搞所谓的表现的作品,就显得比较浮华,比较单薄,就没有说服力。而王辅民先生恰恰就是因为他对传统文化的持守坚持,再结合现代艺术发展的潮流,把西方的和民间的这两股力量合二为一,形成了他自己的一种风貌,我觉得是难能可贵,而且也给我们有很深的启迪。在这里我预祝展览获得圆满成功。也祝福王辅民先生艺术向着更高更好的方向


杨挺

(原福建省画院副院长)

 

王老师的作品第一次整体的到我们福建省画院展出给我们非常的震撼。海阔天空、鱼翔潜体、鹰极长空都有这种气势,我们绘画就是要有非常自然得体,抒发感情的表现主义,在王辅民老师的画里面充分体现。第一,是气韵生动。第二,以现代的艺术手法结合表现社戏。把民间绘画、剪纸的艺术、版画的艺术,多种艺术融成中国画的精湛的笔墨效果里,使他的构成效果更加的完整,更加的有冲击力,给我们的美术界带来了拂面的春风。特别是我感到山水、花鸟、人物都要以王老师的这种发挥的淋漓尽致的笔墨效果自然得体,他的艺术是长期磨出来的,所以是能够使我们感到不一样,他给我们带来了中国画的新时代气息。给我们带来了最好的一种范本。


张剑

(福建省美协副主席、福建省青年画院执行院长)

 

王辅民老师是我多年的朋友,这几年来我发现他的作品与以往有很大的变化,他把戏剧人物,把这些西北当地的一种剧种,这些人物描绘得非常生动,形象各有特征,都能够看出各自的形象和表情。他的线条用得很轻松自如,他的线与面画面的结构处理的非常好、很舒畅,是用心来画的一种表现形式。从他画面里看,他是一个非常高调的,表现很舒畅的一种手法。但他为人是非常严谨,做事也非常严谨,这是两个反差。这种戏剧人物在作品里面能够表现的这么丰富,我觉得这个是很难的。我们看过的其他的一些戏剧人物,比如说叶浅予、关良,他们画的是比较简单,但是王辅民老师画面的构成比较满,人物画的表情丰富,这是非常难得。这次到福建来展览,我想对福建的文化是一个触动。对我们福建的人物画也是能开开眼界的。还有他的偏写实的人物画,笔墨也画得非常到位,我觉得是非常难得的,这是很好的一个艺术界的国画盛宴,在我们这边得到观众的认可,他的这种追求,还有他的这种画面的效果,以及对我们福建的影响必须也必然是很大的。


罗方华

(福建省画院画家、书法家)

 

王老师的作品很感人,很“走心”。在我们传统的美学里面,无论诗书画印,历代都有人呼唤朴拙率真之美而规避平俗巧媚,比如宋代诗人陈师道在《后山诗话》中提出“宁拙毋巧,宁朴毋华,宁粗毋弱,宁僻毋俗”的观点,后来傅山的“四宁四毋”论与此一脉相承。这样的美学追求,在今天更为难得,但我们在王老师的作品里面看到了这样的艺术特质。他的作品毫无画家刻画习气,疏放活脱而不逾法矩、朴拙真纯而意趣天成。其画中的人物看似“丑陋”,但丑的有味、有趣、有意思。这样的境界,出于天赋,更关乎心性、识见。 

吴昌硕讲“画气不画形”,王老师的作品也“尚气”。他受过系统的学院专业训练,造型能力扎实,但其不为所囿,所作以气驭笔,一气呵成,表现出来的形象了无挂碍,生动活脱。

我了解到王老师早年就致力于书法,而且还在全国重要的书法展览里面获过奖,其书法之功夫修养,我想对他在绘画艺术上植根于中国画本体,注重精神性、写意性应该是有联系的。他曾撰写《从线条到艺术》一文,体现出对书画同源、书法入画理念的独特感悟及深入思考。其画中的线条松动洒脱,见性见情,体现出丰富多变的节奏、韵律和意趣。这些线条气息流动、浑然天成,究之细节又颇耐咀嚼。

另外,王老师的艺术视野开阔。他对民间美术、民间绘画,对中西绘画经典以及古代北方的一些民俗,文物等等都有涉猎研究。不管是民间艺术的传统,还是文人艺术的传统,在他笔下相合无间又不失自我之性情。


上一篇:中国美术名家谈“盛世钱塘、美好家园”王辅民中国画作品展
下一篇:现代青绿山水画的认识与实践
(作者:未知 编辑:admin)

我有话说

新文章

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