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辅民的本土文化的内发性探寻

时间:2019年01月14日 作者:于洋 中央美术学院副教授、中国画学研究部主任 点击: 加入收藏 】【 字体:


王辅民是一位出生并成长于西北地域、深刻挖掘当地的民俗文化并取得成就的艺术家。他的成功也是我一直以来所推崇和倡导的创作思路——对于传统民族文化的延展就是要植根并生发于原生态的土壤中,以本土文化的“内发性”探索为根本,寻求最有利和最可贵的生长点,才会在艺术之途上走得更远、更深入,更有可能获得全世界范围的认可和肯定。

王辅民早期的写实人物画训练为其之后的艺术生涯打下了坚实的笔墨功底,从近年来创作的“社火”系列作品看,坚持了以基层民众的生活状态为出发点,找到了一个既恰到好处又痛快淋漓地叙述了个人精神理想的契合点。王辅民将自己的视域范围框选在土生土长的生活环境中,并提炼出了热气腾腾的创作元素,甚至透过画面就能感受到西北民间的乐器旋律和戏人唱腔,由内而外地散发着一种乡土化、纯天然、接地气的民族文化生态。

“社火”系列作品的创作源泉显然是来自于王辅民对西北生活的观察与感受,而不是出于“非遗”保护的文化理念。因为“非遗”注重的是“遗产”的博物馆价值,只有当某种事物面临或已然消亡的时候才体现出它的博物馆价值。而王辅民作品中的“社火”活动仍然鲜活地存在并流行于民间节庆,处于一种“进行时”的社会状态。尽管类似的民俗文化在未来发展趋势中都遇到了危机,但其中蕴含的根深蒂固的文化力量越来越受到关注和重视。这在一些影视剧的主题中也有体现,如吴天明导演的电影《百鸟朝凤》,会让人们深刻地感受到当一门传统手艺遭遇现代文明的冲击之后的无奈,以及由坚定的理想信念所引发出的伟大而悲壮的回应。

在王辅民的“社火”系列作品中,也可以看到他不忘初心的执着追求,从根本上去拯救和挖掘民间文化的精神指向。王辅民的“社火”题材之所以能够在画面的表现上如此得心应手,完全是出自于对日常生活的真实情感和丰富感触,所带来的那种不可遏制的创作激情。如奔走在乡镇马路上的拖拉机,搭载着各式的人物角色,有敲鼓的、唱戏的、吹唢呐的、踩高跷的……这些人物形象的聚集,形成了一个活脱脱的生态环境。“社火”系列作品虽然融合了关良戏曲人物的特点,但画面中的人物形象更加繁复。关良是在极简的图示中对人物形象进行概括性表现,而王辅民相对更加忠实于现实场景,加入了一定的叙事性和情境感,在造像上又结合了夸张变形的表现方式,强调了线条的书写性和力度感,既为画面平添了几份生猛之气,也在笔质中呈现了一种激进感和速写感。

从民俗学、文化学以及人类学的角度来看,审视和挖掘地方戏曲的本土性价值更具学术研究价值。如果仅把非物质文化当作遗产并加以保护,而不是从根源上进行生发,让它作为一中活态的事物而健康地延续与发展,那么在出发点上就是错的。中国的民间文化在长年的积淀中形成了博大精深的体系和根基,不会被轻易地斩断或摧毁,就像中华文脉一样,即使几千年来经历了如此众多的劫难,仍能延续至今且葆有生命力。由此再来看中国的民间文化,尽管普通老百姓不能懂得和理解水墨的韵致,但对中国画的热情与喜爱始终是发自内心的情有独钟。因此,反推“接地气”的内在含义,无论是从弘扬和发展民俗文化的角度,还是从画家的艺术资源来看,“接地气”也是自然形成的必然结果,并非出于刻意地为了表现主义而表现主义,为了追求民间而表现民间。

王辅民生于斯,长于斯,画的是吾乡吾民。这不仅是当今画坛最应该鼓励和引导的创作方向,也是当代画家攀登艺术高峰的绝佳路径。


上一篇:周京新谈王辅民绘画艺术
下一篇:王辅民:从生活性象征到现代性思考
(作者:于洋 中央美术学院副教授、中国画学研究部主任 编辑:admin)

我有话说

 以下是对 [王辅民的本土文化的内发性探寻] 的评论,总共:0条评论

新文章

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