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家嫁我兮天一方

时间:2018年12月12日 作者:徐水平 点击: 加入收藏 】【 字体:


汉初,汉高祖刘邦正流连于洛阳,有一个前往北方戍边的士兵娄敬,穿着破旧的衣服,通过熟人的介绍来见刘邦,劝刘邦不要定都洛阳,而应定都关中。理由很长,此处从略。刘邦采纳这个士兵的建议,将都城建在了长安,并封这位士兵为郎中,成为刘邦身边的官员。刘邦说“娄者刘也”,于是娄敬变成了刘敬。山西大同附近有一个白登山,刘邦在此被匈奴围困了七天七夜,差点丧命。开战之前,刘敬劝刘邦不要跟匈奴打这一仗,被刘邦骂了一顿,还关了他的禁闭。等刘邦吃了败仗回来,亲自把刘敬放了出来,还封了侯。

刘敬还有很多的顶层设计,如把七国贵族及富豪集体移民到关中。其中听起来最为浪漫的顶层设计是“和亲”。刘敬“和亲”的道理很简单,胡人娶了汉公主,就是汉朝的女婿。汉公主为胡人生了儿子,儿子继位就是汉朝的外孙。胡汉成了亲戚,辈分上还占了便宜。刘邦同意了,但是吕后坚决不干,成天哭哭啼啼。也难怪,吕后就这一个女儿。后来,从普通人家中找了一个冒名顶替者,嫁给了匈奴单于。刘邦虽然不读书,但冒顿单于是个文盲,所以刘邦敢糊弄匈奴人。在此揭一下汉高祖刘邦的老底:汉代“和亲”的公主全是冒名顶替的,顶替者不是“宗人女”(诸王之女)就是“家人子”(平民之女)。

中国和亲历史上,人们所熟悉的是汉元帝时期的王昭君(家人子)和唐太宗时期的文成公主(宗人女)。还有很多的公主远嫁胡人,汉武帝之前,嫁给匈奴的就有五位公主。只是他们之中的很多人连名字也没有留下来。其中的原因很多,主要的原因是,和亲并没有像最初的设计那样,带来永久的和平。

这里要说的是汉武帝时期的几位公主。汉武帝摆开架势跟匈奴比试,除了军事上的准备,还要在外交上布局。冒顿单于时期的匈奴,是匈奴帝国的鼎盛时期。中国北方,从东到西几万里?都是匈奴的势力范围。西域诸国从张骞和丝绸之路上的商人那里,知道遥远的东方有一个汉朝,但是不知道汉朝的底细,而匈奴人的骑兵却是摧枯拉朽的。因此匈奴使者到了,国王好吃好喝地招待。汉朝使者去了,自己不花钱就得饿肚子。生活在伊犁河流域和伊塞克湖附近的乌孙国,国力强大,是一个可以争取的中间派。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时来到乌孙国,国王要求张骞以单于礼见他。所谓的“单于礼”,外国使节见匈奴单于时,必须以墨黥面才能进单于的大帐。在汉人看来,罪犯才黥面,张骞当然不能接受。就对乌孙国王说,按照汉人的礼节,天子给你礼物,你不拜谢,礼物就不能给你。乌孙国王眼见煮熟的鸭子要飞走,只好一拜。然而对联合汉廷对抗匈奴的事不置可否。

金帛不管用,只好用女人。把谁嫁给这个年老的乌孙国王呢?汉武帝选中的刘细君,江都王刘建的女儿。江都王刘建是汉武帝的侄子,因为放荡加上谋反而自杀,野史说骡子这个新物种就是刘建的科研成果。罪臣之女刘细君嫁给了老眼昏花的乌孙国王,作了右夫人。老国王还有一个左夫人,是一个匈奴的公主。乌孙和匈奴以左为大,右为小。在汉人看来,刘细君实际上是老乌孙王的妾。细君内心凄凉,满心的愁苦无法排解,于是作歌抒怀:

吾家嫁我兮天一方,远托异国兮乌孙王。

穹庐为室兮旃为墙,以肉为食兮酪为浆。

居常土思兮心内伤,愿为黄鹄兮归故乡。

老国王有一个太子,不幸早死了,准备将王位传给太孙,就是军须靡?老国王劝细君嫁给他的孙子军须靡?按照北方游牧民族的礼俗,父亲死了,儿子是可以继承父亲的女人的,当然,不包括儿子的亲生母亲。老国王死了,新国王除了继承老国王的牛马,还有他的女人。如果老国王还没有死,国王变通一下,把自己的女人送给未来的国王,未来的国王是没有意见的。但细君不同意,在汉人看来,这是乱伦。细君把改嫁国王孙子的事报告了汉武帝,汉武帝说,为了统一大业,你就从了吧。

五年之后,为新国王生了一个女儿的刘细君就魂归故里了,她太想家了。

常言道,死了姑娘断了亲。汉武帝还不想断,又把另外一个女人送给新的乌孙王,这就是温柔而强悍的解忧公主。解忧公主跟刘细君的家庭很相似,也是有罪自杀的刘姓王之女。她的父亲刘戊参加了“七王之乱”,解忧公主自然也得为父亲赎罪。解忧公主本不是公主,汉朝称诸王之女为“翁主”,“公主”是为了给乌孙王看,临时封的。

新国王军须靡也不长寿,临死前,把王位传给了自己的叔叔翁归靡,外号叫“肥王”。并告诉肥王:“我只是暂时把王位给你,等你死了,你一定要把王位还给我的儿子泥靡。”匈奴人没有汉人父传子的习俗,只有强者为王的丛林法则。那为什么军须靡要把王位传给自己的儿子泥靡呢?因为军须靡活着不敢得罪匈奴人,作鬼也不敢招惹匈奴人。这个泥靡是匈奴夫人生的,不立匈奴的外甥为王会有麻烦的。

肥王自然也成了解忧公主的第二任丈夫。在肥王的身上,解忧公主充分展示了她的柔情与霸焊,解忧公主为肥王生了三男二女,这几个子女都很有出息,长男元贵靡,未来的国王;次男万年,为莎车王;少子大乐,为左大将;长女弟史为龟兹王绛宾妻;小女素光为若呼翕侯妻。解忧公主几个子女汉化的名字显然是她自己取的:元贵(靡应为封号)、万年、大乐、弟史、素光。元者,长也,解忧公主在为长子元贵靡继位布局。

解忧公主的努力,使乌孙国与汉廷的关系进入了蜜月期。这引起了匈奴人的嫉妒。匈奴为了杀鸡给猴看,决心教训一下乌孙国。公主向汉廷求救,汉人出兵十五万,乌孙出兵五万,在前71年,来了一次联合军事行动,打了一个打胜仗,后人把这次胜利归功于解忧公主温柔家霸焊的才能。其后,匈奴人运气很差,加上西域几个小国捡漏式的偷袭,损失惨重。没办法,汉人把这一类的事情总结成一句容易记的俗语,叫“墙倒众人推”。

解忧公主的枕头风让肥王改变了把王位传给泥靡的既定方针,要把王位传给他与解忧公主生的长子元贵靡。这个主意对于汉人来说是件好事,但是对于乌孙国来说是一个灾难。肥王死后,乌孙贵族信守前言,共立泥靡为王,是为狂王,解忧公主立自己的长子元贵靡为王的计划落空了。于是,狂王娶了自己的后妈解忧公主,并且生了一个儿子。解忧公主一定是不喜欢这个狂王,加上自己的长子元贵靡没有当上国王,自己的政治抱负没法实施,就实施了一次谋杀狂王的行动。可惜,行动失败,狂王受了点轻伤。解忧公主虽然在汉都护军的解救下脱险,但乌孙国的政局出现了危机。为解忧公主处理危机的是解忧公主带来的侍女冯嫽——一个中国历史罕见的女外交家。在冯嫽的斡旋和汉朝的干预下,解忧公主的长子元贵靡作了大昆弥(大王),匈奴夫人生的儿子作了小昆弥(小王)。

自从乌孙国出现了两个国王后,就再也没安宁过,让汉皇帝很不省心。

长子元贵靡死了以后,解忧公主回到了长安,几年以后在长安去世。身后的事虽然解忧公主管不了,但是之后三代大昆弥都是解忧公主的子孙。

说句实话,刘细君过于文弱,解忧公主有些强悍,冯嫽似乎能够左右逢源。刘细君、解忧公主、冯嫽三个女人在远离长安的乌孙国上演了一台大戏。

今天的人们看待和亲,更加关心女主角的个人幸福。汉代形成了一个以长安为中心的新兴文化,离长安越近,家国的认同感越强,反之,就有被抛弃的感觉。这大概就是为什么刘细君愁苦而死,解忧公主努力工作,争取早日回到长安这个圆心的原因。


上一篇:汉宣帝经略西域
下一篇:西风吹开凹凸花
(作者:徐水平 编辑:admin)

我有话说

 以下是对 [吾家嫁我兮天一方] 的评论,总共:0条评论

新文章

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