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传统工艺传承发展迈入“3.0时代

时间:2017年05月22日 作者:薛  帅  陈  曦 点击: 加入收藏 】【 字体: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在2016年9月举办的G20杭州峰会上,以浙江传统工艺代表性非遗项目为主的各式国礼,让世人领略了中华传统艺术之魅力,更惊艳于号称“百工之乡”的浙江非物质文化遗产之瑰丽。钱塘潮涌,门类繁多、种类齐全的传统工艺,在吴越大地深深扎根、茁壮生长,并在互联网时代再次站上创新发展的潮头,探索形成独具特色的浙江经验,成为钱塘之畔又一道永不褪色的风景线……


    如今,媒体再次把目光聚焦于浙江。5月19日至23日,中国文化报社记者与人民日报、新华社、光明日报、经济日报、中央电视台等媒体同行一道,开展“走进非遗第一线”振兴传统工艺浙江行采访。从杭州到桐乡,从东阳到乐清,大家一路辗转多地,深入浙江非遗保护一线,聚焦当地传统工艺发展现状,采集非遗传承人最真实的声音,挖掘传统工艺走进生活、走近年轻人的新做法、新经验,同时,敢于触碰传统工艺创新发展中的痛点难点,为振兴传统工艺提供真实有效的案例与经验。


    “百工之乡”,


    多彩非遗竞芳华


    “传统工艺作为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的手工技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最大限度承载了中华民族的造物智慧,具有极其特殊的地位和影响。”浙江省文化厅副厅长陈瑶介绍,浙江是传统手工技艺大省,传统工艺类非遗项目资源丰富,素有“百工之乡”的美誉,“三雕一塑”(东阳木雕、乐清黄杨木雕、青田石雕和瓯塑)蜚声中外;浙江互联网经济发达,文化创意氛围浓郁,在传统工艺振兴方面具有重要影响和独特优势。


    此次采访活动旨在进一步贯彻落实文化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联合制定的《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促进浙江传统工艺传承与振兴,营造良好社会舆论环境和工作氛围。“让非遗传统工艺融入百姓生活,能让老百姓的生活充盈着本土、民族、传统、灿烂的中华文化,这是我们应该努力的方向。”浙江省非遗保护专家委员会专家高而颐说。


    令记者们兴奋的是,每到一地,总会看到创新创意的亮点和闪光点。近年来,浙江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传统工艺振兴的新途径,推动传统工艺与互联网、文化创意产业等融合发展,促进非遗融入现代生活,传承保护成效显著。中国传统蚕桑丝织技艺(杭罗织造技艺、余杭清水丝绵制作技艺、双林绫绢织造技艺)、龙泉青瓷传统烧制技艺、中国篆刻(西泠印社金石篆刻)、中国剪纸(乐清细纹刻纸)4个项目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中国编梁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泰顺廊桥)、木活字印刷(瑞安市)2个项目入选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国家级非遗名录项目中传统技艺类46项、传统美术类22项,省级非遗名录项目中传统技艺类242项、传统美术类88项。


    代际相承,


    将传统技艺引入当代生活


    2016年9月,王星记扇子、朱炳仁铜雕、杭州刺绣、越窑青瓷等众多杭州本土非遗,在举世瞩目的G20杭州峰会中大放异彩。此次采风过程中,记者一行对杭州铜雕与制扇、乌镇竹编、桐乡蓝印花布、东阳木雕、乐清黄杨木雕等有浙江特色的代表性项目保护地进行深入考察与采访。其间,两个非遗“子承父业”的案例触动了大家。


    中国的青铜艺术源远流长,“青铜时代”流传下来的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被代代传承和发扬。作为中华百年老字号“朱府铜艺”的传承人,朱炳仁、朱军岷父子是铜雕艺术的领军者。从雷峰塔、灵隐铜殿、峨眉山金顶铜殿、桂林铜塔、天宁寺塔、香积寺庙等精美铜建筑,到近年来创作的诸多熔铜艺术作品,他们使传统印象中庄重硬朗的铜变得线条柔顺、自然流淌,具有鲜明的时代气息。而G20杭州峰会主会场杭州国际博览中心的巨幅铜雕壁画《遥望》,更是其几易其稿、耗时半年打造的力作。


    “非遗只有通过创新才能保持旺盛的生命力,父亲一直行走在创新的路上。”朱军岷分享了其父的艺术观点,“中国艺术有着非常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但是它并不因循守旧,不是完全对传统的复制,我们的作品要表现新的文化创造力,希望全世界通过这些作品感受到中国艺术创作的活力。”


    当朱氏父子延续已有工艺,并以全新尝试迎接新时代的挑战时,乌镇的钱氏父子则为了竹编事业的未来发展进行了精细化“分工”。破篾、刮青、起底、收口……腼腆的他一边娴熟操作着,一边为身旁围坐着的孩子们讲解竹编编织要领。这个年轻人名叫钱利淮,是乌镇竹编代表性传承人钱鑫明的儿子。他曾走出陈庄村,大学时主修工业设计,毕业后却重新拾起了竹编技艺。

浙江传统工艺传承发展迈入“3.0时代


    ▲ 钱利淮(左)大学毕业后放弃杭州的工作回到老家继承祖业,做起了竹编。他编制教材,将竹编教学带入学校,还有很多网友通过采购材料爱上了竹编,钱利淮也借助这门手艺成了“网红”。

浙江传统工艺传承发展迈入“3.0时代


    ▶ 王星记扇子厂的工艺美术师在扇面上绘画。工笔画的技法复杂,画一幅扇面百子图,从铅笔勾线、毛笔描边,再到最后的渲染,往往要大半个月时间才能完成。

浙江传统工艺传承发展迈入“3.0时代


    ▲ 丰同裕染坊的匠人用刮浆板把防染浆剂刮入花纹空隙漏印在布面上。这道工序过后,布料进入染缸,经过6至8次反复染色,最终染出所需颜色。然后,将其拿出在空气中氧化,晾干后刮去防染浆粉,即显现出蓝白花纹。这一技艺距今已有1300多年历史。


    “老手艺要‘活’下去,工艺要改良,审美要引导。”父亲在老家的店随着近两年传统工艺振兴之潮而重新红火起来,“但那些只服务于小众,我希望服务的人群更基础、更广泛。”于是,钱利淮创立了“竹芸工房”竹编工作室。“让竹编再度进入民众生活的另一条路就是推广教学。”他说。随着世界互联网大会落户乌镇,钱利淮看到了互联网技术在传承非遗方面的巨大潜力,萌生了借助互联网传播竹编文化的想法。他制作了网络课件,尝试在自己的“竹芸”微店上不定期推出一些竹编DIY商品、竹器编结在线课程,让人们可以根据需要购买材料,然后通过网络在家里学习。“现在,想要学习竹编的人越来越多,这让我很满足。”钱利淮说,接下来,他还打算将自己的工作室搬回陈庄村,吸引更多人走进这个竹编文化悠久的村庄,以了解竹编、传承竹编。


    “传统工艺产品普遍具有特色鲜明、流通方便的特点,互联网正可使之如虎添翼。我们将在传统工艺产业广泛植入互联网基因,进一步推动‘互联网+传统工艺’战略的落地,使传统工艺从传统营销向网络营销转变,从销售商品向输出文化转变。同时,我们还鼓励传统工艺企业进行众筹等互联网金融方面的有益探索。”杭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副局长张朋说。


    超越“印象”,


    传承创新有“例”可循


    “从《印象西湖》到《最忆是杭州》,由朦胧到清晰,杭州的艺术形象渐渐在观众心中变得生动、鲜活、深刻。整个浙江的传统工艺传承格局,也随着近年来挖掘与保护的经验积累而日益丰满。”杭州当地一位媒体同行如是说。传统工艺如今也由“印象”变为“显象”,多方联动、多平台互动的机制与模式正在建立、推广与普及。


    根植于百年老字号“丰同裕”染坊,如今的桐乡蓝印花布在继承传统花色与纹样基础上,不断推陈出新。桐乡市丰同裕蓝印布艺有限公司总经理哀警卫介绍,公司目前涉足民间传统工艺印染生产制作、民间工艺博览、旅游观光等业务,已开发40多个系列、500多种产品,弥补了以往蓝印花布产品种类单一的不足,同时还在上海、北京、天津等地开设连锁店,美国的直营店也将于明年开业。哀警卫坦言,创新探索的勇气来自于不间断的学习钻研,“从早先文化部针对传统手工艺开设的高级研修班到如今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的开展,与我一样的受益者越来越多,而当下传承人群对培训、进修的渴望仍很迫切。” 作为非遗大省,浙江的传承人群规模如今愈发有潮涌之势。浙江从2015年开始积极参与文化部、教育部联合实施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依托省内3所国家级培训试点院校开办10个培训研修班,不断提高非遗传承人群的实践水平和传承能力。


    专家指出,如果说摸清家底,普及非遗保护的全民意识,是非遗及传统工艺保护的“1.0时代”;确立非遗四级保护名录,确立非遗传承人,并建立非遗生产性保护基地和生态保护区,可称之为非遗保护的“2.0时代”,那么着眼于未来人才培养,聚焦非遗传承人群的能力建设,保证非遗传承创新的可持续发展,引导鼓励具有市场发展潜力的产业项目,将成为非遗传承创新的“3.0时代”。浙江非遗保护发展事业、产业,正阔步走向新时代。


    近年来,浙江还着力培育和打造了一批具有鲜明地域文化特色和较大影响力的非遗展会,如浙江·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中国(义乌)文化产品交易会等,集中展示浙江传统工艺传承创新成果,扩大非遗影响力,促进手工技艺项目的市场开发。“新时期还要充分发挥各类新闻媒体特别是新媒体的作用,加大非遗资源、品牌和价值的挖掘推广,拓展非遗传承利用途径,促进非遗资源在与产业、市场的结合中实现传承和可持续发展。”陈瑶说。


上一篇:拓宽互联网+艺术教育的版图
下一篇:毕加索的成功:艺术坚守+商业渴望——由毕加索的早期市场演变谈起
(作者:薛  帅  陈  曦 编辑:admin)

我有话说

 以下是对 [浙江传统工艺传承发展迈入“3.0时代] 的评论,总共:0条评论

新文章

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