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5.07中国国家画院于文江工作室2014年教学总结与回顾

时间:2017年12月10日 作者:佚名 点击: 加入收藏 】【 字体:

 

        2013年9月,在中国国家画院的开学典礼上,我们几位来自湖南、山东、陕西、安徽的学员见到了仰慕已久的于文江老师。于老师成名甚早,在当代中国画坛上独树一帜、学术地位有目共睹,在他的早期诸如《大红枣》、《蒙山秋》、《家园》等作品中,兼工带写的独特个人风格印记就已显现,这种唯美却又不失笔墨意味的风格,与艺术学院按部就班教习的写意、工笔课程有很大不同,引中国画坛之风潮几十年而昌盛如昔。
       第一次见面,几位学员都非常拘谨,但于老师非常平易近人,他的幽默热情很快让气氛融洽起来。我们也很快放松下来,开始大胆的向于老师阐述自己的创作及学习思路,并拿出以前的作品请于老师指正。四位学员的绘画风格和创作水平各有不同,接受的美术教育方式及审美思维方式也不一样,于老师对我们的每一幅作品都做了深入的点评,针对每个学员的特点给出了不同的学习建议,因势利导,使得我们在更高的层面上理解了自己的长处与不足,同时坚定了自己的发展方向。

 

       中国工笔画与写意画的笔墨意蕴

 

       与于老师见面之前,学员间曾开展过互相交流,在讨论中大家提出了共同的困惑:无论是写意也好,工笔也罢,在艺术表达方面都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工笔严谨的创作流程难以对中国水墨表达进行为更深入的研究和探索。对这个问题,于老师结合自己的创作经历给出了答案,他认为:对一位中国画家而言,水墨传承着华夏文明几千年来不断沉淀与积累的文化演变,是中国画创作最基本的要素。如果缺乏对水墨的深刻认识与理解,作品便无法承载中国画所包含的笔墨意蕴及审美思想,无法呈现一位中国画家应有的思想与底蕴,那么这位画家也只能在画匠的层次停留,
       艺术家在一生中不同的艺术创作阶段,都是要在形式、笔墨和境界中去不断思索、不断锤炼的,而这又并非是仅仅通过对传统技法的理解与熟稔就能达到的。在这种对传统语言技法与笔墨的驾驭之外,还要有所思考、有所丰富、有所创新。
       进一步看来,一个画家画面中所蕴含的个人经历和感悟的丰富性与复杂性,又不单纯是通过画面上的笔墨趣味可穷尽的。艺术家既定的创作技法与其所面对人生经历和感悟常常有所束缚:艺术中渴望表现自我,但往往是一种既定表现模式与技法的简单重复,如此以往,画家自身习惯性的创作技法,使得画家在追求新的创作表达的渴望中,陷入循环往复的悖论。出于这样的判断与认知,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于老师大胆尝试各类绘画技法和表现形式,力求在工笔画中融入更多的笔墨意味,从而逐步确立了今天的鲜明艺术风格。

 

       中国画艺术的一人一品

 

        我们的学员有人画写意,也有人学习工笔重彩等专业,但是在创作过程中,无一例外都习惯性的学习和借鉴于老师的创作风格,虽然在画面和技法上有所突破,但是也在临摹与模仿的过程中渐渐失去了自己的风格。于老师就此在工作室中深入探讨了这个问题:虽然于老师本人在艺术表现方面有自己的鲜明风格,但是在他看来,学生不应过分模仿老师,而是要找到适合自己的风格与定位。
       北京汇聚了全国各地的顶尖画家,在发达和完善的传媒和网络信息中,学生所接触到的许多名家的绘画风格和理论的体量非常庞大,而每位名家和老师的观点理论、教学体系都各有千秋,这是北京美术界与理论界兼容并济、百花争艳的局面造成的。在这股信息爆炸的潮流之中,接触到的知识和理论过于复杂,很容易导致初来乍到的学生们失去自己的定位,对自己之前已经确立的创作理念和艺术风格难以取舍,从而失去自信。
       所以于老师一直强调“自己要号自己的脉”,在绘画技法上,有人适合工笔,有人适合写意;在创作风格上,有人适合唯美,有人适合老辣。这些技法与风格上,不仅仅跟每个人接受的美术教育专业与程度相关,也在一定程度上是要贴合自身的性格特点与人生经历的。同时要认识到,艺术也是相通的,每个不同画种之间相辅相成。比如写意可以借鉴工笔的细致严谨,工笔同样可以体现写意的漓淋尽致,最重要的是:风格没有高低,而品格有高低,不要过分的去崇拜和模仿某一个老师或者画家的风格,要在个人创作经验与感悟、经历的基础上,更加自信、更为深层的去领悟老师的创作理念。

 

       线条造型所承载的艺术表现

 

       在国家画院的写生课程之外,于老师在自己的画室和工作室中,也安排了大量模特让我们进行写生和创作。他一再提出,造型能力的提高是建立在大量的写生中的。在严格、紧凑的课程安排之下,我们创作了大量风格迥异的工笔与写意作品,同时也在于老师的建议之下,开始尝试自己并不熟悉的创作方式。于老师在点评这些写生作品的同时,着重指出了在艺术创作中造型能力的重要性:艺术表现的水平在很大程度上是由线条的造型能力决定的。有别于传统古典人物画平面化和多点透视的造型方式,近现代中国人物画发展出了独有特色,徐悲鸿、蒋兆那一代画家吸收了西方的艺术观念、造型手段,将西方画的透视、人体解构融入中国画,特别是中国人物画的表现手法之中,赋予了中国画前所未有的体积感和重量感。
       相对于中国画,建立在素描基础之上的西方画表现方式更为直接,它通过将物体块面化,侧重呈现体积、景深和光影效果。而中国画特别是中国人物画则更为注重线条。传统中国画受书法影响很大,绘画技法是书法的衍生,所谓“书画同源”。因此中国画讲究以线为骨,现代中国画无论是传承也好,创新也罢,都要建立在线条、笔墨的基础之上。在中国画中,“线条”的范畴已经超越了塑造形象本身的需求,线条的轻重、急徐、顿挫、提按不仅隐喻着物体形象的延绵和转折,也暗示着结构造型的衔接与分离。
       唐代张彦远曾曰“夫象物必在于形似,形似须全其骨气,骨气形似,皆本于立意,而归乎用笔,故工画者多擅书”,清代恽南田亦有“有笔有墨谓之画”一说。 南齐谢赫《六法论》中提出“骨法用笔”的概念,画无骨不立,骨则需由线条造就。古人千年传承之画论的弦外之音无过一句话:没有笔墨,称不上画。工作室在山东峨庄写生期间,于老师曾示范过七八幅写意作品,他最满意的是一副没有上色的作品,用他自己的话说:“这幅画像写字一样一路写下来,写的很痛快。”他一直强调,写意和工笔虽然是中国画的两个方向,但都是源于书法,有笔意的线可以说是中国画的灵魂,要在工笔的基调上追求写意的韵味,色不碍墨、墨线交融;也要在写意的大画面中寻找线条与骨架,寻找扎实与完美的造型。
       艺术的创作构思虽然是感性的,真正的创作过程却是理性的、严谨的,再挥洒的佳作都并非一蹴而就。佳作的面世是经过理性思考与严谨构思的产物,写意也好,工笔也罢,都要有的放矢、胸有成竹,哪怕是单纯的一幅速写,也要经过对线条的概括归纳,把握每一根线条的质量、力度、表情,一幅好画所有的线条都要经过理性的酝酿和推敲,才会具有生命力,才能去打动人心。

 

       人物画的高层次审美

 

       于文江老师曾在一次访谈中说:“我的画是真实感受的自然流露,它们是我心底积淀的一种宁静而幽深的东西。我努力把自己的感受画出来,并试图把这种风格发挥到极致。画家的心态很重要,是画大山水还是江南小景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能否融入自己的情感,是否画出了自己的真实感受。画画和做人一样,真实才好”。
       在后期的毕业创作中,因为时间紧迫,有的学员拿出以前拍的照片和草稿比照进行创作,于老师就此明确的提出了批评,他不止一次提到要“画出自己的真实感受”,强调要面对真实的人物去进行创作,注重观察,在观察的基础上去感受,去领会观察对象的心理状态,然后才是表现手法。像孩子的手和眼睛,大人和老人脸上的皱纹,女人的手指和脸颊,都要“通过观察来寻找出个体的差异,一定要有感受。画画是理性的,拿起笔要有的放矢,是用心画的,画面经营都是理性的思考,没有讨巧的方式,即使有也是生命力很短暂。当一名画家技术与能力都具备时,画的就是人生经历与自我修养。”
       一个好的人物画家,想要表达自己对生活中美的感悟,不仅要具备坚实的造型能力、娴熟的笔墨基础和博采广阅的胸襟,还要对艺术表现的方式广为涉猎,对传统山水花鸟画的精髓深入研究,兼容并蓄。于老师尤其注重对其他综合艺术营养的吸收,如油画、雕塑、服装、建筑等一些美的因素。美是一个很真实而且广泛的存在,能对一个画家的创作产生启迪。要学会有所选择的去吸收、去借鉴一些适合自己创作风格的美的要素,但又不要去盲目挪用,要经过感性的认识与理性的思考,通过自己的理解进行消化,融入到自己的作品之中。他尤其推崇安格尔与克里姆特。他评价安格尔的素描人物严谨精炼,线的表情典雅丰富;而克里姆特的画兼具东方情调,画面表现华丽而深邃,这些都是画家面对生活的细致品味、以及对艺术表现娴熟的驾驭能力,是与他们高层次的艺术审美息息相关的。
       于老师一再强调画家审美的重要性:美是多种多样、而且广泛存在的,真实而且唯美的人物形象需要画家真正去深入描绘对象的生活环境中去体会、去了解。艺术家的创作风貌要有根据,这根据并非来源于空泛的理论,也并非源于道听途说和所不了解的图片形象,而是源于艺术家自身对描绘对象的交流、理解与共鸣。
       审美的愉悦本身就有深浅、雅俗之分,对于一个人物画家来说,最高层次的审美就是最为真实、自然的人物形象。比如福建惠安的渔家女,常年的劳作使她们的脸和手都很粗糙,有一种健康、自然的活力,同时她们独特的传统服饰赋予了她们一种朴素又不失纯真的美;又比如西藏的女孩,西藏独特的地理位置、强烈的紫外线造就了其他地方不会出现的高原红,耀眼的阳光又使得她们经常眯眼,她们的上眼皮因为经常皱眉而比别人更加沉重和深邃,更有一种坚韧的美。这些都是不同的地理环境与人文风俗造就的、一种地域性的、典型的美,尽管在我们这些城里长大,大学里成人的年轻人眼中,她们远不如那些身材窈窕、面容精致的女孩子优雅动人,但是这是一种真实的美,一种细节的美,一种更高层次的美。

 

       尾声

 

       为期一年的学习即将结束了,我们的毕业创作也即将进入尾声,想到以后就各奔东西,以后可能很难再有这样在于老师身边接受教谕的机会,在对毕业的期许中我们的心里也多了一份深深的不舍。老师的言传身教委实使得我们感怀于心、不能一一言表。由衷感谢这次学习的机会、这种机缘让我们遇到于老师,使我们在艺术海洋艰苦求索的日子里遇到一盏明灯。在未来不断追求和探索艺术的日子里,我们会铭记于老师的谆谆教诲,深刻领会他传授给我们的艺术理念,创作出一幅幅真实、自然、唯美的人物作品。
在这里,我们想再次对于老师说:“谢谢您,老师”。

 

 

 

 

 

上一篇:如梦雾中——李成的《寒林平野图》
下一篇:2014.05.07中国国家画院于文江工作室2014年课堂教学实录
(作者:佚名 编辑:admin)

我有话说

新文章

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