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识感性意识在绘画中的作用——对话著名人物画家南海岩先生之六                                                     

时间:2017年06月05日 作者:李洪伟  评论家 著名画家 点击: 加入收藏 】【 字体:


我们在品味一个人时,经常会谈到这个人做事很感性或是办事很理性,用这两个词来评价这个人办事做事的风格和能力。对于绘画而言,我们也会通过自身审美来判断与分析,创作者对于绘画而言是在理性或是在感性的创作过程中完成。感性:感官知觉。尤指内容或方向倾向或情感方面的感觉和印象。倾向于美学和情感方面。理性:同理智,本性。是指人在正常思维状态下为了获得预期结果,有自信与勇气冷静地面对现状,并快速全面了解现实,分析出多种可行性方案,再判断出最佳方案且对其有效执行的能力。概言之,理性的代表是科学,感性的代表是艺术。科学征服了世界,艺术美化了世界。


我认为,无论做事做人,都应该理性与感性并存才好。因为理性是道理,是规律,是事实;而感性则是有很多可能性和不确定性。它是思想的一种状态,可有可无,充满了理想化的东西,完全是精神世界的图画,是理想操作下的设想,是现实出现的前提。感性是假想,理性是现实。艺术与人一样,它也是一个鲜活的个体,所以理性与感性也是并存的。试想我们在学习绘画过程中,经过组织几何形体、素描、速写、色彩、构成等几个方面,哪一个方面不是建立在科学道理的基础上来学习的,都是有科学依据的。而转入专业之后,我们一直在追求感觉,寻求真理,发现自我感知,这时感性反而更显得重要了起来。


南海岩先生认为理性与感性相互依存,相互扶持,相互影响。理性意识的提高,会促进感性意识的光点,感性意识的自由应建立在理性认识的基础之上,理性观点的堕落,无法让感性自由发挥,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束缚。所以说两种观点相辅相成,相生相济。举个例子,在创作时如果造型能力过关,色彩过关,形式美感过关,笔墨过关,对于感性的创作我们可以自由的发挥。完全可以依附于感情的宣泄,反之,如果我们手上的技艺不过关,想的再好,感觉再好,我想好作品也很难完成。换言之,要笔墨有笔墨,要造型有造型,要色彩有色彩,要构成思想也丰富,要情感有情感,我想感性的意识会表现的更完美,主题更突出,品格性情表达的更加深刻。


对于理性和感性而言,在很早就有了专门的论述。“中国绘画,据既有之资料—若干文献及实物——在周代既有相当的发展。故周秦诸子的著作中,便可以察知对于绘画是怎样一种看法。他们当时是中国艺术思想最自由最活跃最光辉的时代,真好似逞红斗紫,百卉争妍。绘画思想上也形成了两条路线:一是尊崇自我的修养;一是重视对形象忠实的描写。前者为主,可以庄子为代表;后者为从,可以韩非为代表。“(《中国的画学》傅抱石)这里面尊崇自我的修养为感性;重视对形象忠实的描写便是理性。而且还提出了主和从的关系,以感性为主,理性为辅。


对于感性而言,海岩先生提出了几点意见与观众朋友们分享:


一.感性的自由

感性完全是内心的一种感受并兼有很深的不确定性,完全服从于个体的审美情趣,并且没有规定的界限。如有人觉得方好,有人觉得圆好,有人觉得椭圆形好,有人觉得绿好,有人觉得红好,更有人觉得紫好,......等等,都是尊重内心的一种感觉而言,这种感觉是内心的喜欢,内心的偏好,符合了自己的感情冲动,即为感性的波动。这种感性是自由的,是放松的,是发自内心的对事物好感的一种表象。南先生觉得感性的自由是我们所提倡的,如果一个好的艺术家,感性得不到流露和传达是很可悲的一件事情,但是感性的标准和高度我们怎样来认识和培养呢?这需要我们慢慢来沉潜学习。南先生认为感性的培养,首先是要有自识性。自识性就是自我认识,擦亮眼睛认真观察何种是好的审美,何种是好的东西,用笔好在哪里,比一般画家突出在哪里,用墨好,比一般画家高明在何处,色彩用的好好在哪里等等。在实践创作中与其他画家比一比,评判一下优劣自会分晓。这就说明审美是我们在众多艺术品中吸取的精髓,吐纳的精华,我们的眼睛如果长时间浸淫在这个层面审美评定,定然会提高到一定程度,这是一种方法同时也是一种学习的经验。感性没有标准,更没有高度界限,感性可以升华,但在升华中要不断相互探索和实践才能进步,感性的高度一定要养心、养眼,在了解、欣赏、学习孜孜以求中得来。


南先生认为,感性的自由取决于自悟性,自己的了解和感悟。南先生曾给我讲过一个小故事,谈到的是著名画家杨延文先生,海岩先生回忆到“当时杨延文先生谈到绘画的创作问题时说道:创作有它的才气和性情,不是谁想当画家就想当的事情。创作时你一定会什么就用什么!比如你会用斧子砍你就用斧子,会用凿子你就用凿子,你笔墨好就用笔墨,形式美感强就多表现形式美,会什么就用什么,扬长避短,学会藏,把缺点藏起来,多在绘画中表现自己的长处。”这些都是自身感悟的结果。南先生教育我等也一样“要尊重你们的内心,在绘画创作中的追求是什么?这很重要。”所以说自悟性,就是要了解自己,了解自己的审美取向,了解自己的优缺点,在哪一方面有优势,在哪一方面有劣势,这样就会在创作实践中不易漏出缺点,得以让创作在完美中进行。


在一个就是自辩性。自辩性建立在自识性的基础上,在文化修养积淀下产生的一种审美意识。自辩,自我分辨,自我辩证,从一而变,有一种动的意识形态,只有有了“辨”的认识,才能让感性的自由,更为丰富,更为流畅。自辩是感性中修养的反馈。只有修养博大精深了,我们感性意识才会越强烈,才会越充分;只有修养方面提高了,我们感性的手段才会越肯定,也就有了笔笔到位、笔断气连、意到笔到、墨色交融、神与古今的意趣。自辩性是心中所求,是对于感性的肯定过程,按道家讲它是“虚”的状态,在“谦受益,满招损”中进行,是不断学习不断进步不断自身醒悟的一个过程,它高于自我认识,是见证文化修养的程度,只有有了博大的知识储备和文学含量才会有自辩性的认识,这是个因果关系,没有文化知识就没有自辩性。


二.感性的深度和广度

 感性在知识的喂养下,会不断提高,借古通今,博学众长,在经史子集中寻求溯源,于当代文化和世俗小说中明心见性。我曾一直在说“文化到了顶点会形成文明”。感性在理性中印证,又于理性升华成感性时,感性已“脱胎换骨”。如海岩先生的彩墨写实的出现,不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吗?风格独特,承有传统,兼容中西,形神具备,品逸超然。这就是感性至上的产物,是于理性认识中摔打过来的艺术形式,它兼容了画家的才、学、胆、识,是画家于天时、地利、人和、感悟中孕育而成,没有偶然,只有必然。还有北京画院的著名画家石齐先生,他的绘画个人感悟符号非常明显,在画面中给观众展示的知识量非常丰富,非常奥妙,完全是在感性中生成的画面,他的绘画是在感性之后在用理性寻找画面的光点:一动一静,一阴一阳,一平一仄,直至画面完整和谐。另外还有石虎先生也是在感觉和印象中寻找绘画语言的。这种语言没有界定,是走一步说一步思维方式,极具偶然性,他们寻找的都是“天籁之音”是犹如上天恩赐的神物一样。看到这些,我们简单分析一下绘画中感性的深度和广度:海岩先生是当代画界的新生力量,是地道的学院派画家,他的绘画风格符合了他的个人情感,是徐蒋体系的延伸,是一个具有着情感且各方面完善的艺术家。石齐先生的绘画是在中国写实人物中脱变而成的艺术家,他的绘画是夸张的,是变形的,是描象的,就像他自己评定一样“我兼容了抽象、具象、意象合一的绘画形式,寻找到了自己的语言符合”。石虎先生也是一样,他也是在寻找自己的绘画语言,创作中感性大于理性,完全以心性为出发点,一步一步地探索者前进。从中我们看出了绘画感性中的深度和广度,南先生在徐蒋体系的写实人物影射下,让画面厚重立体了起来,使绘画在前人的基础之上有了深度;石齐和石虎两位先生原来是在学院学工艺的,而今把学到的知识用在了绘画上,寻找着“和而不同”的自我,这就是艺术于感性中的广度,只有有了感性的艺术形式,才会有变化,才会有想法。当然有这种语言符号的出现,我们不能认为石齐先生和石虎先生不会画写实人物,不理解传统,反而我们应该称赞的是他们已经把写实画到了极点,是对写实人物的一个辩证而已,在绘画中传达了中国文化的浩瀚和广袤。


三.感性的方向

感性中的方向取决于自我,是自识性,自悟性,自辩性的结论,同时也是个人审美取向的体现。方向无论在何方,也要尊重内心。庄子尊重自我修养也好,韩非子重视形象忠实描写也罢,都是心中所想,心中所爱。都是携手中之笔表现自我的一种行为方式,道家的“离形去智,物我两忘”,儒家崇尚的“全其生”“传其神”皆是绘艺本人的一种艺术修养,是游离于人与性之间的精神超越,是物我之间的一种对话而以。随着朝代的变迁,时光的流转,不断转变不断演化,就有了璀璨多星的绘画历史长河,不仅记录了小我的个人情感,更大象的展示了人与社会中的家园情怀,才有了历史,才有了记忆,所以说中国绘画艺术精神与性理的宣扬,在感性与理性的艺术里转化成了文明,文明兼融着科学与文化。又如南齐谢赫所述:一气韵生动,二骨法用笔,三应物象形,四随类赋彩,五经营位置,六传移模写的六法,不是创作的原则,而是一种批评的标准。一个艺术家不可能把这六法兼容到一个至高点,有一两种就已经不得了了,所以说我们要正确的认识古人,认识自己,明鉴自我,才会有追求的方向和目标。


如今时代是一个“薄技巧,尚性灵,重感觉”的时代,这也不为过,笔墨当随时代,思想变则笔墨变。南先生认为“绘画者感性一定要强,不然绘画将会缺少完整性。你的感觉好就知道那里要补,哪里要修,哪里要藏,更重要的是哪里有自己的笔墨,哪里有自己的语言,让绘画中的自我不迷失方向”。我自认为感性是知有所感,表有所性。有了感觉就要创作就会有激情,就有了学习的干劲,有了它就能明辨真伪,有了它就懂得了优态略势,有了它就懂得了知识的可贵,有了它也就更在意理性的重要了。南先生说:“懂感性的人,就是懂艺术的进步”。如果石齐先生的感性不强,他也不会中年变法,在“具象、抽象、意象”中寻找自我;石虎先生感性不强他的变形人物也不会有这么高的高度;海岩先生的感性不强也很难有他的彩墨写实人物。感性的高度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它是长时间的汇积和磨练而成,属于胸中所有。千百年来,有了它中国绘画形成了多种超然而独特的样式,众彩纷呈,百相重生。由此看出,我们要尊重理性,崇尚感性,因为这样才可能有希望让梦想成真,完成个人理想之美。


上一篇:中国画文脉传承与发展之当代人物篇▪南海岩
下一篇:新全球化语境下,艺术理论与批评格局亟待重构
(作者:李洪伟  评论家 著名画家 编辑:admin)

新文章

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