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杨军的山水画说开去

时间:2020年07月02日 作者:龙瑞 点击: 加入收藏 】【 字体:

杨军的山水画作品,画面挺有气势。他基本上是用中国画的理念画山水。他善于用线和点,把它们作为基本语言。有了线和点,用笔的味道就有了,并且能够将各部分比较直接地连起来。当然,中国画不是太重视明暗。除了线和点,杨军的作品结构也挺好,关系挺清楚。

说到点和线,杨军山水中的用笔很有变化,这挺好,它们长长短短、粗粗细细。当然,在我看来,仔细看他的线,似乎还光溜了一点,若用笔上再涩一点,再拙一点,它那种线出来的味道就更好一点。当然,线也不是非得一律要统一,就是说线里头变化要多。但是不管线怎么变化,笔墨的味道要讲究。中国画讲求有头、有尾、有腰的用笔。那种笔意要有实足味道,用笔的意味要带出来。有时候要稍微粗点,有时候细的加粗一点。

中国画以线来造型,以线来构筑山形。杨军的作品,结构都画得很清楚,这已经够了。山水画中的整体凹凸感,我们在画的时候,有时候还要人为地强化一些。为什么要强化?这是个很重要的问题。我们画画不是说非得把结构画多清楚,但我们要将其中的一部分东西强化。比如,杨军作品中有的线是横着的,有的线是竖着的,它是真实的东西,画到画里有味道,但不一定说就那么突出,所以我们在编排的过程中一定要把有些东西强化。画面中有些线是横着的。横着也挺好玩,横着、竖着,竖着、横着,还有的线交织在一块儿。有的线单纯、独立,有的线交织,叠压。怎么交织?我们要注意交织的角度、交织的横竖关系。就是总的来说,我们既要追求单纯,又要追求复杂。所谓单纯,就是只有点和线;所谓复杂,就是点和线的变化挺多。所以,我们的画既要单纯又有复杂。

还有一个,真山的问题。我们画中国画要想画出真山,那是不可能的。山很大,不要说大山大水了,就是小山小水,咱们有限的尺寸也画不出它们来。我们只能画其要义,画其精神,画其大概。我们有时候写生,就是太重视它的原有物象的形体了。真实的东西,我们只是从它物象形体中得到一种启发,或者作为一种基本的形态。我们在那些基础上要生发、要取舍,要变化。如果你完全照着它画,那就没有味道,也画不出来。

联系到杨军的作品,我要强调中国画味道的重要性。你要想有味道,画中山石的结构、关系的组成,要不违背画理,也不违背物理。物理,就是说山有客观物质、结构、形态,它构成的时候有一定的规律,哪个地方是岩石,哪个地方是坡,哪个地方有水口,这些东西在形成的时候都有道理的,我们不能违背它。你画出的画,如果根本没这样的山,那你就违背物理了。不违背物理了,我们还需要点味道。中国画和中国诗词差不多,也特别像中国的戏剧。戏剧是在有限的空间演绎故事。比如,戏剧舞台特别简洁,过去简直简洁到几乎等于无,就是一个台子,两个门出来,顶多弄张桌子、弄把椅子之类,但是它能演绎人生的五花八门、世态炎凉。这些,全都能够在舞台上给你把它演示出来。它靠什么演示呢?通过一种高度概括,启发观众的想象。我觉得中国人唱戏,《水淹金山寺》中那些兵拿着蓝旗子摇,让人觉得这水挺大。拿个马鞭子一摇,骑着马了,并且他还有动作。这动作给你一种感觉,有的是快马加鞭驰骋,有的是悠闲自得逍遥。对比戏剧,我们现在的中国画里面丢了一些特别重要的东西,就是所谓的艺术精神。这个艺术精神决定了艺术特点。有了这个艺术特点才有味道。

我们现在的画常常画得挺大,有的时候画得也挺像、挺真实。我们或许有一种什么想法。一种观念,但是总的来说画没味道。有的人仅仅重视了一点视觉效果:如黑白关系、色彩和墨色的关系、构图的关系,但是这里更重要是“味道”。前面说中国画和戏剧有特别重要连带关系。其实过去我们讲:把戏做了。是做戏而不叫演戏。演是演绎,演绎还有点模拟的味道;做戏,就是说“做”中包含着一种可能,凭着一种能力,把事情做到了。戏,它明明告诉你这是假的,就是“蒙”你的,但就是“蒙”你玩,你还挺高兴。要是画画画到这种境界上去,你就成功了。齐白石这些人就是画到了这样的境界。齐白石早期也画过一段时间山水,他多半还是从芥子园脱出来的。他的画就很特别,那种做戏的味道特别足,他有时候连内容都是那样。这和中国戏剧是同一个味道。

杨军的山水画,就山的整体来说,画面气息很大,气象宏阔,已经颇有些味道了。有时候我也在想,我们把这个山画下来,在编排画面中的那些东西的时候,还潜藏点什么,那个山画完了,我们还要告诉别人这个山没有的东西就更好了。所以,下一步我们还有事情要做⋯⋯


2015年11月 于中国国家画院 

(作者为中国国家画院原院长)


上一篇:充实之为美——评杨军山水画创作文
下一篇:丹霞烟云  炫彩为真——观杨军兄山水
(作者:龙瑞 编辑:admin)

我有话说

 以下是对 [从杨军的山水画说开去] 的评论,总共:0条评论

新文章

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