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艺术启蒙

时间:2018年05月21日 作者:贲绍勇 点击: 加入收藏 】【 字体:

 

我接触较正规的美术教育和基础训练,是在文化大革命后期,我在中学读书阶段,那段时光在我艺术人生中非常重要。
我当年就读的沈阳市第四十中学是当时区里、甚至是市里教育系统内文化宣传和美术活动开展较好的典型单位。那些年里,学校培养出了许多美术方面的人才,我也算其中之一。我今天能走上专业美术的道路,首先要感谢我当年的启蒙老师徐华东先生,我中学的美术老师。
徐老师是湖南常德人,1927年出生,先后就读于江苏丹阳正则艺专及江苏国立社会教育学院艺教系,专修绘画。1950年到沈阳从事中学美术教育工作,1985年退休。在35年的教师生涯中获得了许多荣誉。时隔四十年了,至今我还仍然留恋跟随老师学画的那段幸福时光。
小时候我和大多数孩子一样,对画画有着特殊的喜爱。喜欢乱涂乱画,但我不同于他们的是我会把从小人书上和电影里看到的一些人物和场景等等背着画下来,而且非常痴迷。我的课桌上、作业本上到处都画着各种形象的小人儿,还有飞机、大炮、坦克……为这个,我当时没少挨老师和家长的“教育”。
进入中学后,有件事对我的学画影响很大,就是竞争班级宣传员。那个年代,全国上下各个单位都比较重视文化宣传这块阵地。出版报、搞学习园地,及时宣传好人好事和报道上级所颁布的各种指示精神等。
当时每个班级都有一块“学习园地”。为这块学习园地需要选出一个会画画的学生“画报头”和“写美术字”。这个“活儿”在我们班竞争很是激烈,有好几个同学都是我的竞争对手。开始我并没有被选上,这对我的打击很大,同时也激发了我一定要学好画画的决心。
不久,我的机会终于来了,由班主任推荐,我被选派进入学校的美术组学习“深造”,这使我有机会和徐老师近距离的接触。
提起沈阳四十中学美术组,那个年代在沈阳美术圈子里很有名气,它不仅把学校的文化园地办的有声有色。而且在培养美术人才方面更是名声在外。学校常常会吸引许多兄弟学校的同行们前来参观学习。可以说四十中学美术组就是当时学校的一块金字招牌,它给学校增添了许多荣誉和知名度。我能有机会进入校美术组如同后来考上美术学院一样激动和自豪。
当我终于成为学校美术组一员的时候,才开始了正规的美术基础课的训练,也使我有机会进一步接触大名鼎鼎的、崇拜已久的美术组幕后掌舵人徐华东老师。徐老师操着一口南方普通话,戴着高度近视眼镜,当时年龄大概四十多岁,常梳着一头那个年代标准的齐耳短发,走路快,一看就是位典型干练的女教师形象。正是她把我从一个喜欢涂鸦的懵懂少年,逐步引领到一个正规的专业美术训练的路子上来,从而萌发了我要当一个画家的梦想。
徐老师是当年我校唯一一名美术教师,专业好、业务能力强。待人和蔼可亲、做事务实,对我们这帮学画的孩子更是充满爱心。每到周末,她牺牲个人休息时间为我们安排教室画画,让同学们互相做模特。她强调速写在绘画中的作用,特别注重人物写生的训练,所以我们画了大量的速写。她为我们安排去近郊农村写生并联系工厂作为写生基地,所以我们画了大量工作中的人物和场景速写。那个阶段我的速写有了飞速的进步。
美术组小屋里的墙面上常常挂着徐老师选出的“优秀”作品。如果谁的作品被老师选中,挂在墙上,那谁就特别牛。谁挂的最多,谁就是最棒的。我们对待“作品上墙”这件事,就像现在对待作品入选大展一样的重视,每个人都暗暗较劲,比着画速写。在当时形成了一个良好的学习风气。
我们也搞创作,我的一幅国画作品《农村分校的小炊事班》的创作,在那一年的全市青少年绘画大奖赛上得了大奖。作品当时每天都挂在市文化宫大楼一楼的大玻璃橱窗里。家人和亲戚、邻居都去看了,给了我许多鼓励和赞美。这让我着实激动了很久,同时也更激励了我学画的热情。
当中学毕业时,国家已经恢复了高考。我们美术组的同学陆续有人考上全国不同的艺术院校。我也通过几年的拼搏和努力如愿考上了鲁迅美术学院中国画系。毕业后我还被留校任教。
今天我站在美术学院的讲台上,继续传承着老师科学的授课方法和教书育人的美德。
现在回想一下,这几十年自己在教学和艺术创作的路上,我体会到,深厚的生活基础、正确的艺术训练和品行修养,这都是艺术家成长的必备条件。
在此我衷心感谢我的启蒙恩师徐华东先生以及在我的艺术成长道路上扶持过我的所有的人。
谨以此文献给我的艺术启蒙老师——八十八岁的徐华东先生。


                    2014年12月于鲁迅美术学院   

上一篇:心中的市井田园——谈贲紹勇的人物画
下一篇:后 记
(作者:贲绍勇 编辑:admin)

我有话说

 以下是对 [我的艺术启蒙] 的评论,总共:0条评论

新文章

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