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中国艺术在线官方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 >> 艺术画廊 >>
今日情人节|当艺术家们遇到爱情
发布时间:2025/2/14  阅读:

金风玉露一相逢

便胜却人间无数

艺术家们以爱书写,化他们可贵的人生情感体验,作不朽的艺术作品,超越了爱情本身,供世人所瞻仰。在爱情开始的地方,艺术家的爱是什么样呢?古往今来,不同地域的艺术家们跨越时间维度,通过不同艺术表现形式,始终热切地探寻着爱与自身的意义。


I Love You,王若琳


马克·夏加尔 & 贝拉


马克·夏加尔与妻子贝拉·罗森菲尔德


现代绘画史上的伟人马克·夏加尔与少女贝拉在他就读艺术学校时就陷入爱河。出身富裕家庭的贝拉不顾家人反对,经常接济拮据的夏加尔,“只要一打开窗,她就出现在这儿,带来了碧空、爱情与鲜花。”


《恋人》


马克·夏加尔说过,“爱”是他绘画的主要颜色。他生命中爱的中心来源,就是他的妻子贝拉。他一辈子几乎只画过贝拉一个女人,且热烈而亲密地相爱着。


《生日》


在夏加尔的画作中,经常出现花的元素。因为鲜花对夏加尔而言,有着难以言表的特殊意义——他人生中收到的第一束花,就来自他挚爱的贝拉。

夏加尔的一生颠沛流离,但在他的画作中却少见苦难,反倒色彩和光明才是永恒的主题,也许正是贝拉无尽的爱意给了他美好的滋养。


《散步》

卡米尔 & 莫奈


1865年,年轻的卡米尔在巴黎塞纳河畔认识了画家莫奈,卡米尔的温柔与天真深深打动莫奈的心,但富商出身的莫奈父亲并不认同卡米尔的低下出身。


《绿衣女子》


在万般逼迫之下莫奈与家里决裂,父亲也因此断绝了对其的一切经济支持。此时的莫奈仍处在事业起步期,生活一度入不敷出,甚至穷困潦倒,但温柔体贴的卡米尔一直无怨无悔地陪伴着莫奈身旁,并先后为他诞下两子。


《撑洋伞的女人》


日子虽清贫,但卡米尔坚定的爱为莫奈的艺术生活带来极大灵感,他以卡米尔为原型创作出《绿衣女子》、《撑洋伞的女人》和《花园里的女人》等后来扬名于世的佳作。可以说,莫奈画作中几乎所有女性形象都来源于他心爱的卡米尔。


《La Japonaise》


但好景不长,营养不良再加上缺乏产后调理,卡米尔的身体每况愈下,莫奈卖画所赚的大部分钱都用来支付她的医疗费用。1879年秋天的拂晓,卡米尔香消玉殒,终年32岁。《临终前的莫奈夫人》是莫奈为妻子卡米尔创作的最后一幅画像。后来,这位钟爱光影的印象派大师在他的缪斯消失后,画作中再也没有出现过关于女性的清晰面孔。


《临终前的莫奈夫人》

达利 & 加拉



达利与加拉


1929年,命运之神将加拉带到达利身边,他们一见钟情,达利写道:“她注定是我的格拉迪瓦,那个向前走的人,我的胜利,我的妻子。” 她是他创作永恒的缪斯。


《镜中镜》


在婚后的五十多年里,达利为加拉创作了数百幅画作。她用强大的爱治愈了达利的偏执与敏感,成为他的创作源泉。

达利曾形容加拉:“她注定会成为我的Gradiva,多亏她不屈不挠的爱、深不可测的思想,她治愈了我。” Gradiva这个名字来自W. Jensen的一部小说中的女主角,正是她给主人公弗洛伊德带去了心理治疗。


《球体的卡拉蒂》


西班牙诗人维拉写下一首赞歌,贴切地描述了他和妻子加拉之间的爱情:诗人妻子不辞而别的那夜微雨,她的画家情人在湿透的欲望中翘首等待,一站就是百年。——《致加拉.萨尔瓦多.达利》

乔治四世 & 玛丽亚


在18至19世纪,欧洲上层阶级间流行着一种特别的爱情信物——眼睛微缩画(Eye miniature),这是一种基于情感寄托而制作的小型画作。画中常描绘恋人或被爱者的一只眼睛,再置于如胸针、吊坠或怀表等珠宝配饰中,因此也被称为“Lovers’Eyes”,即情人之眼。


眼睛微缩画


据说,情人之眼的流行起源于英国旧君主乔治四世。1784年,当年仍是威尔士亲王的乔治四世,在一次偶然见面中,玛丽亚·菲茨赫伯特(Maria Fitzherbert)一见钟情,并很快展开疯狂追求。但玛丽亚的天主教背景和寡妇身份不被皇室认可,她一度逃离英国。不过,陷入热恋的威尔士亲王并没有就此罢休,他向玛利亚写了一封文情并茂的书信并附上了一个“求爱包裹”——一枚画着威尔士亲王眼睛的戒指。


玛丽亚·菲兹赫伯特的情人之眼胸针


画中温柔的情人之眼深情地凝视着玛丽亚,她的心开始动摇。不久,玛丽亚回到英国,并委托画师以同样的方式将自己的眼睛画在一枚胸针上,送给那位未来的国王,以隐秘的方式回应乔治四世的求爱。






爱,是为一个人疯一生一世


在艺术的璀璨星河中,克里姆特、蒙克、毕加索和布朗库西,以画笔为情书,将对一人的爱意,融入每一抹色彩、每一道笔触,疯狂且炽热地书写了一生一世的恋曲 。

Der Kuss (The Kiss), 1907-1908

Gustav Klimt,Austrian, 1862–1918


古斯塔夫·克里姆特描绘了这对夫妇在金色平坦的背景下在花团锦簇的边缘亲密怀抱,两人戴着藤蔓和花朵的冠冕,长袍上长方形几何图案包裹着花朵般点缀的圆形,在金色背景的波浪线互相平行,相互衬托而缠绵,如爱意紧密地交织在一起


The Kiss, 1897 by Edvard Munch


画中的这对夫妇相互拥抱,他们的脸在黑暗中融为一体。画家蒙克一生都受到精神健康问题的困扰,这或许影响了他绘画的情绪状态,能感受到笔触下爱情之吻背后的慰藉


The Lovers II, 1928 by Rene Magritte


这是一幅超现实主义的杰作:两个脸被白布遮住的人在接吻。画中的男人和女人看起来如此接近,却又如此遥远。正如爱能人蒙蔽双眼,这种矛盾的距离感使马格利特的艺术作品既美丽又神秘


Pablo Picasso画作


帕布罗·毕加索曾明确地告诉他所爱的弗朗索瓦兹·吉洛:“对我来说,没有人是真正举足轻重的,在我眼里,其他人就像是那些阳光下浮动的尘埃。只要挥动一下扫帚,它们就要飞出门外去。


Le Baiser,1909 by Constantin Brâncuși


一块石灰石表现出两个交错并融为一体的身体, 爱情的魅力拉近了男人和女人彼此的距离。这位法国-罗马尼亚雕塑家康斯坦丁·布朗库西为《吻》创作了多个版本的作品,每一次都更趋向抽象和线条化,散发出现代主义的美。


罗伯特·印第安纳

& 埃尔斯沃斯·凯利


1950年代,印第安纳在纽约结识抽象画家埃尔斯沃斯·凯利(Ellsworth Kelly),二人坠入爱河,于是他从第四大道的阁楼搬到凯利位于Coenties Slip工作室旁的船具杂货店。

在此之前,印第安纳一直将自己归类为“反抽象主义者”,但凯利使他重新思考自己的定位。后来,印第安纳与凯利结束关系,“Love”就产生了。这是一首悲伤的情诗,甚至可能是一首愤怒的情诗,成为理想主义、乐观主义、青春和叛逆的灯塔。


LOVE雕塑


“Love”的O倾斜一边,被刻在火红色的大写字母上,与蓝绿色的平面形成鲜明对比,带有沮丧凄凉的感觉。这件至今依然深受无数收藏家的喜爱,仿佛真正的爱消失着,又存在着。


1971年,“LOVE”雕塑放在中央公园入口处

小野洋子 & 约翰·列侬


1966年冬天,伦敦Indica Gallery正在展出美籍日裔艺术家小野洋子的装置艺术《Ceiling Painting(YES Painting)》。


《Ceiling Painting(YES Painting)》


这件作品是由纸张、玻璃、金属框架、金属链、放大镜和梯子组成,被放在房间中央的白色梯子通向天花板上的带框玻璃板。一个放大镜从旁边的链子上垂下来,当观众拿起放大镜观察那块玻璃板时,会看到写在一张小纸片上的“YES”字样。


展览现场


就在这场展览中,小野洋子第一次见到了她未来的丈夫——享誉世界的披头士乐队成员约翰·列侬。列侬爬上装置的白色梯子,并借助放大镜,看清了悬挂在装置顶端的油画布上,只写着一个词:Yes。这个乐观且带有幽默感的作品取悦了他,他迅速被小野洋子的才华所吸引,两人因为这件作品而相识,并很快成为了一对著名的爱侣。


小野洋子和约翰·列侬

Tamara Kvesitadze


《男人和女人》(又名《Ali & Nino》)是格鲁吉亚雕塑家Tamara Kvesitadze创作的大型移动雕塑。在佐治亚州的海滨城市巴统,这两个无声的巨人相对而立,寓意着两人对立且无法和解的信仰。


《男人和女人》


每晚七点,两个雕塑会从两端通过机械装置开始缓慢移动,逐渐向对方靠近,短暂地合体依偎,然后再次离开对方。整个过程用时10分钟,而余下的23小时50分钟里,两个雕塑都始终彼此分离着。


《男人和女人》


雕像所带来的寓意是:没有什么是永恒的,我们只能享受当下短暂的美好。Tamara Kvesitadze说:“这个作品想表达的是永不停止的爱与分离,因为爱情本身就是如此,不只有甜蜜,还有妒忌、猜疑和心碎。


《男人和女人》

Marina Abramović

 & Ulay


Ulay与Marina Abramović


毫无疑问,Ulay与Marina Abramović是艺术、情感的双重共生。他们相爱,他们轰轰烈烈,他们燃尽一切。Marina Abramović遇见德国艺术家Ulay是在1975年的阿姆斯特丹,两人不仅同为行为艺术家,更是同月同日生。


《剩余能量》


在一起生活的10年里,他们共创作了14件讨论“关系”的艺术作品。他们之间的爱情迷人且超凡脱俗,他们相互冲撞、拍打、并考验着彼此心理承受的极限。


《恋人》

Hans Arp & 

Sophie Taeuber-Arp



Sophie Taeuber-Arp与Hans Arp


Sophie Taeuber-Arp 是二十世纪前卫艺术最重要的艺术家之一,被认为是构成主义的先驱。Hans Arp和 Sophie Taeuber-Arp,在参与了苏黎世达达团体的展览中相遇,两位异常多才多艺的艺术家很快就找到了他们创作的共同点,志同道合也让他们成就了彼此之后的职业生涯道路。


Sophie Taeuber-Arp作品



Sophie Taeuber-Arp作品


Sophie Taeuber-Arp 从一名成功的纺织从业者成为教师,尝试着非具象艺术。她关注的是形式和结构之间内容的转换,在跨学科领域不断的探索,1910年至1920年间在欧洲掀起了绘画和舞蹈的革命性变化,20年代开始尝试私人住宅和公共建筑的建筑和室内设计。这些都离不开 Hans Arp 的启发和激励。


Sophie Taeuber-Arp作品



Sophie Taeuber-Arp作品



  • 电话:010-67959366  手机:13269815336

    邮箱:mlzhbm@163.com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

  • 微信

    公众号

    微信
    抖音

    抖音

    抖音

保存图片,微信识别二维码

微信号:13269815336

(点击微信号复制,添加好友)

  打开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