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中国艺术在线官方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 >> 戏剧歌舞 >>
《青春禁忌游戏》14年后重排
发布时间:2017/6/2  阅读:


    《青春禁忌游戏》剧照   王昊宸 摄


    中国国家话剧院出品、演出的经典保留剧目《青春禁忌游戏》(原名《亲爱的叶莲娜·谢尔盖耶夫娜》)日前在北京国家话剧院小剧场上演。这部在国内首演于2003年的剧目,就像一位老朋友,陪伴了一代中国戏剧观众的青春岁月。此次重排,再次唤起人们对青少年道德教育话题的关注。


    《青春禁忌游戏》是俄罗斯女作家柳德米拉·拉祖莫夫斯卡雅创作于20世纪80年代的一部有着强大力量和世界影响力的剧作。它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孤独、忧郁的数学女老师叶莲娜·谢尔盖耶夫娜怎么也没想到,在这个飘雪的寒夜,4名热情的学生会来为她庆祝几乎淡忘了的生日;她更没想到,灿烂的鲜花里,藏匿着一场青春无底线的反叛游戏,女教师的理想主义与孩子们的残酷冷漠之间进行了一场“生与死”的悲剧斗争。


    14年前,导演查明哲先后执导了《青春禁忌游戏》的“中戏版”和“国话版”,以此部力作实现了他“走出战争风云、穿越现实迷雾”的创作题材上的转移。査明哲以直逼人性的冷峻风格,使这出“青春游戏”具有了强烈的批判现实主义色彩与俄罗斯式的内在忧伤。


    “完全没有想到,当时正好是博客热,看过戏的观众、专家、学者自发写的评论铺天盖地。我记得当时有个观众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当叶莲娜离开之后,她留下的这个空档谁来填补?这句话,问得我心会跳、眼会热,到现在想起来也是。”査明哲说起当时的情形仍然有些激动。


    正如査明哲所说,《青春禁忌游戏》自上演以来,一直受到观众和业界专家的高度评价,剧中人理想主义与实用主义的博弈,青少年成长与社会道德价值的教育引导,一直是观众的热议话题。


    14年来,“国话版”《青春禁忌游戏》演出逾200场,培养了冯宪珍、张凯丽两代梅花奖演员以及章劼、苏小刚、江佳奇、史光辉、李晔等青年演员。可以说,《青春禁忌游戏》是全国艺术院校以及高校学生剧社上演最多的剧目,堪称“戏剧表演的教科书”。


    虽是重排,查明哲却当成一次全新的创作,从演员到舞美等都焕然一新。他说,该剧的意义在于当下,剧中对于社会现实的揭示、人性的剖析等问题,都会引起现代观众的共鸣。


    在最新一轮的演出单页上写着这样一句话:“今天,我们在这里,寻找昔日的坐标,擦亮明朝的太阳。”査明哲说,这是他14年前排戏的时候写下的,今天看来,确实如此。査明哲说:“昔日的坐标就是叶莲娜代表的坐标。她是一个非常纯粹的人,坚守道德、正直、正义,不做丝毫让步,并且相信这个力量一定会胜利。那么,这些在现在的孩子们的眼里真的好用吗?她身上的光泽某种程度上说是过去式的光泽。而现在我们来看,叶莲娜这样的人,往往是在社会上被打败的那一类人。所以我觉得需要思辨地来看,它是坐标,但我们还是把希望寄托在明天的太阳上。”


    新版女教师“叶莲娜·谢尔盖耶夫娜”的扮演者刘晓翠是梅花奖和文华表演奖获得者。向来关注校园暴力问题、中国教育问题的刘晓翠说:“作为一名母亲,我感到教育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剧本突出社会道德价值的现实批判性有如‘当头棒喝’!”


    剧院年轻的一批演员查查、张奕聪、顾珂嘉、张若尘分饰新版的学生。扮演“瓦洛佳”的查查说,《青春禁忌游戏》是陪伴自己长大的小伙伴。尽管时代变迁,但《青春禁忌游戏》不论对于青年演员的培养,还是对于未来观众的培养,都具有积极的意义。只有通过一批又一批艺术家不断的磨砺,“世界经典”之作才能散发出历久弥新的艺术魅力。


    国家话剧院院长周予援表示,青年一代的成长不仅经历科学文化的考试,也要经受道德价值的考验,重排《青春禁忌游戏》,就是要引导青年人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扣好人生的扣子。



  • 电话:010-67959366  手机:13269815336

    邮箱:mlzhbm@163.com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

  • 微信

    公众号

    微信
    抖音

    抖音

    抖音

保存图片,微信识别二维码

微信号:13269815336

(点击微信号复制,添加好友)

  打开微信